第33页

文王县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曾经出了一位圣贤陈京羽。他改革利弊,造福百姓,开创了一代盛世,被封为文王,也被后人所敬仰,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典范。

后人造了文王祠供奉他,在文王祠的旁边,又建了魁星楼。

大考在四月份,每年二月二十七,就是文王县拜魁星的日子。这一天,无论富贵贫贱,大家都会来这里,以自己的方式参拜魁星。

拜完魁星,这些人就开始打点行装,陆陆续续的离开家乡,踏上进京的道路。

离的很远,道路边便全是车马轿子,几乎堵塞了道路。

傅折桂等人不得不下了马车,步行前往。

周围人很多,但大多都是读书人,剩下的,也都是读书人家出来的,所以虽然人很多,却一点也不杂乱、喧闹,反而井井有条的。

遇到相熟的人,大家还会打招呼,说几句客气话,谈一下诗词,算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一直向前,就能看见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路的尽头,有一间高大的阁楼,里面人头攒动,香烟渺渺,正是魁星楼。

“妹妹,我们过去拜魁星。”傅登科被这里的气氛感染,有点兴奋。

傅折桂点头,拉紧了小虎子,又叮嘱他,“这里人多,不要乱跑。”

小虎子好奇的打量着四周,乖乖的答应了一声。

到了魁星楼的大殿,傅登科将早就准备好的供品交给守殿的人,等待他们安排跪拜魁星。

祭拜魁星,必备的供品就是公羊头,要留须带角,煮熟以后在两只羊角上绑上红纸,摆在魁星塑像的桌岸上。

每年到这个时候,公羊头都十分紧俏,傅登科这个,还是去年就找卖羊的人定下来的。

除了公羊头,其它的供品就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了。有些富人,是金猪金马,有些书香世家,是文房四宝,还有一些家里穷困的,比如傅登科,就是一些普通的果品糕点。

无论供品是什么,值不值钱,想要跪拜魁星,都要排队,这点守殿的人不敢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