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折桂吃的津津有味,满脸幸福。
傅登科看了看那两碗馄饨,汤汁清纯,粉色的馄饨像元宝一样漂浮在里面,十分的小巧可爱。汤上飘着几根香菜、几点葱花,还有几滴香油,如同浮萍一般,散发着阵阵香味。
他端了一碗给李小妹,自己拿了剩下那碗,吃了起来。
李小妹道了谢,也小口吃了起来。
这就对了吗,傅折桂露出一个笑容。
吃完包子、馄饨,傅折桂问傅登科路费的事情怎么样了,傅登科说那家私塾已经答应了他的条件,先给他十两银子做路费。
“也就是说还差十五两。”傅折桂皱眉。
其实还差十六两,这两天,科考越近,傅老秀才的病又重了,傅登科为了给他买药看病,又花了一两多银子。但这话,他是不会傅折桂说的。
“有空,你就回家看看吧,娘每天都像你。”傅登科只说了这么一句。
娘啊,傅折桂脑中出现一个温柔的女人,那是傅折桂这具身体的娘,随即,那个女人的脸一闪,又变成了她在现代的母亲的样子。
还是有点……“过段时间我会回去的。”傅折桂应付着。
傅登科以为她还在怨家里把她嫁给李大郎的事,也就没劝她,两人一时沉默起来。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小妹突然出声,“傅公子,那个,上次说,想请你帮我改个名字的事……”说到这里,她看了一眼傅登科,又赶紧低下了头。
李家这些孩子的名字,像李大郎、李二郎这种,是自家人的叫法。他们其实有自己的名字的,比如李大郎叫李怀业,李二郎叫李怀粮等,只不过大家叫习惯了,反而没人叫他们的大名。
单单李小妹,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孩,以后结婚嫁人,也一般不用,李家老爷子跟张氏也就没给她再起名字,就小妹小妹的这么叫着。
李小妹不喜欢这个名字,而且……
李小妹不提,傅登科都忘了这件事了,他是答应过她的。有点尴尬,忽然想起昨晚背过的书,“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便道:“琼枝两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