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

田尚书觑了皇帝一眼,见他脸上带笑,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升上圣明,只是,此子解元、会元一路中过来,老臣看他文章扎实,文采也好,想着连中三元,又是天子门生,岂不美哉。”

景平帝想了想,也是,若他头一次开恩科,有个连中三元的状元,自己脸上也有光,如今他正需要多往自己脸上多抹点粉。

景平帝点了点头,“还是爱卿老道,朕只想着风流天下的探花郎如何招人喜欢,没想到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更是出彩了。”

田尚书忙道,“圣上爱惜人才,臣等也是秉承圣意,当不得圣上夸赞。”

景平帝不情不愿地给杨镇点了个状元郎,再看后九名,大多都可以,又问田尚书,“爱卿,今儿朝朕笑的那个年轻贡士的文章在那里,朕看他为人诚恳,想来文章里说的也都是真话。”

田尚书想了想,问了下头人,下头副考和同考官忙从一堆试卷里扒出赵世简的试卷。景平帝看了看,抚掌笑道,“果真是赤子之心,爱卿快看,此子的文章样样都为朝廷考虑,此等忠臣,名次岂能太差了。”

田尚书心想,圣上您可是高兴了,此子的文章可是大大得罪了不少人,若按他说的做,多少人都得乌纱帽落地,老臣怕他太出头被人记恨,才给他排了个二十几名。

景平帝心里高兴,对田尚书道,“这样好的文章,才要记前十,他年纪小,就给他个第十名吧,省得太出头遭人记恨。”

田尚书被噎了一口,只得照办。

第二日,殿试名次下来了。

殿试的榜单直接贴在皇城门口的墙上,贡士们都亲自来看了名次。

杨镇看到第一个名字就是自己,顿时内心一片翻腾。豆娘,我中状元了。你知道吗,我等这一天等了好多年,以后,我可以在朝堂上为你发声了,你有委屈不用自己一个人扛着了。你看,二郎也中了,简哥儿也中了,我们三个以后就是你的左膀右臂,什么庞家,什么平家,你放心,我们定给你撑出一片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