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宫里头,英国公向景平帝大略说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景平帝笑着点头,“爱卿辛苦了,先回去歇着吧,过几日再来上朝。”并赐了英国公一堆的东西。

英国公谢过恩后就出宫去了,走前,瞟了一眼邓公公。

邓公公心领神会,向景平帝说了赵将军将嫡长子送回京孝敬老父亲的事情。

景平帝点点头,“知道了,你去告诉贤妃。靖边将军嫡长子回京,让她好生照看。”邓公公领命去了朝霞宫。

贤妃正带着两个女儿在说闲话,大公主和二公主年龄也不小了,马上就要说人家了,贤妃正在说一些宫外的生活给她们听。

听见邓公公禀报,贤妃笑着点头,“多谢公公相告”,然后她让宫女给邓公公打赏。

哪知邓公公接了赏钱,笑眯眯地仍未走。

贤妃挥了挥手,让大家都退下,只留下心腹宫女和两个女儿。

邓公公笑道,“老奴从泉州走之前,赵将军找了老奴,让老奴给娘娘转呈一些东西。”

说罢,他把一个信封递给了贤妃。

贤妃伸手接过,感觉里面厚厚的,她并未当场拆了,而是笑道,“三妹妹出去这一年多,竟然有这么多话要跟我说,看这信,可够厚实的。”

邓公公不管他们之间说什么,反正他就是个跑腿的,跑腿银子他也挣到了,笑着打了个招呼就退下了。

贤妃当着两个女儿和心腹宫女的面,拆开了信封。里面一个字都没有,全部是银票。五百两、二百两的、一百两的、五十两的、二十两的、十两的,小面额的非常多,大面额是二十张一千两的。贤妃数了数,零零总总,加起来正好五万两。

贤妃红了眼眶,没说话。

大公主问,“母妃,三姨夫为甚给您带这么多银票?”

贤妃吸了口气,“你们越来越大了,花销也越来越大。宫里的份例有限,你们三个皇兄,都有外家补贴。你们外公家里家底薄,没得补贴咱们,你们三姨夫这也不是头一回补贴咱们了。他还在御林军的时候,就给母妃送过两次银票。那时候你们还小,母妃就没告诉你们。你们庆表弟回来了,过几天,我招他进宫,你们以后多照顾庆表弟。为了咱们娘儿几个,你们庆表弟小小年纪就一个人离开父母回了京城,可怜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