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慧娘原来在正房习武,听见赵世康来了,出来打了个招呼,然后找李姝读书去了。

尹家是昨儿上午派人来说的,尹家人前脚走,孙氏后脚就打发人备齐了今儿席面要用的东西。

赵世康为人严谨,不似赵书政那样圆滑,倒有些像他祖父。赵书政时常为这个大儿子发愁,你整日板着个脸,如何能做好铺子里的生意。

孙氏知道赵世康的为人,故而不在他面前乱转,只让书海在正堂听候传唤,自家带着儿子在东厢房玩耍。

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尹三郎来了。

赵世康忙出门迎接,尹三郎一看,不是两位舅兄,听书海介绍了,才知道是未婚妻的族兄,忙拱手行礼,赵世康也还礼。

李姝听见来人了,和孙氏一前一后从厢房里出来。尹三郎跟着赵世康一起从大门口近来,正好碰见妯娌二人。

尹三郎忙躬身行礼,“见过二位嫂嫂。”

孙氏先开口,“妹夫不必多礼,今儿阿爹几个都去衙门了,妹夫先和康大哥说会子话,等一会儿二叔就从衙门回来了。”

尹三郎忙道,“两位嫂嫂请自便,不必为我忙碌。”说罢,他用眼角扫了一下周围,没见到旁人。

忽见西厢房帘子后头有一双绣花鞋头隐隐露出一些,心里知道那是慧娘,抬眼冲那里看了一眼。

瞬间,鞋头又没了。

孙氏点了点头,“妹夫快请进。”

李姝在一边只点头致意,一切有孙氏呢,她不必出头。

尹三郎又给二人拱手,然后随着赵世康一起去了正堂。

尹三郎是读书人,赵世康是生意人,好在赵世康家的铺子就是卖书的,总能和尹三郎说上几句。且尹三郎自幼在乡间长大,身上带着些淳朴气息,并没有什么门第之见。

赵世康虽然为人不苟言笑,但并不是个呆子,也懂人情世故,知道这是三叔家的娇客,既然请他来作陪,他也不能不当回事,拿出平日招待书肆里那帮书生的劲头,认真陪尹三郎说话,二人竟也能一直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