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皇帝仍旧痛哭,最后,还是庞三爷附议,请封圣母皇太后,合葬帝陵。

新皇擦了擦眼泪,着礼部拟定尊号,从妃陵里起出圣母皇太后卫氏的棺椁,葬在帝陵寝殿西侧,东侧留给正宫皇后庞氏。

先皇下葬后,皇帝迅速大封后宫。

先皇后庞氏封皇太后,先皇一干后妃,有子嗣的,和皇太后一起居寿康宫,无子嗣的,迁至帝陵,陪伴先帝。

太子妃庞氏正位中宫,做了皇后;平良娣封贵妃,无封号;敏良娣封贤妃,封号敏;周良娣封德妃,无封号;其余东宫妃嫔,皆封了嫔位贵人之流。

李家人听到消息后,异常高兴。虽仍旧屈居平氏之下,但一下子封了贤妃,还有封号,也是是后宫第三人。早些时候在齐王府的时候,敏贤妃还是个普通的侍妾,当时有两个侧妃,如今周侧妃只封了德妃,贵贤淑德,轮排位,敏贤妃也比周侧妃高一些。

不管宫里如何震荡,赵世简依旧安稳地做着他的八品书令史。唯一的变化是,他一战成名,大家不再把他当小白脸看待。等所有人知道他居然还有个举人功名在身,瞬间都不想和他玩了。

赵世简与大家混熟了后,请油火房的弟兄们一起吃了顿酒席,还叫上了原书吏。

施书令喝得醉醺醺的,酸道,“赵老弟,你这是闲着没事出来逮个虱子挠头,不好好继续读书考功名,跑来做个屁的八品小官?等你中了进士,什么样的官儿做不得?”

原书吏对赵世简印象不错,忙打圆场,“赵老弟这才叫高瞻远瞩,先做官,再去考进士,以后同科进士一起授官,赵老弟比别人做官做的好,晋升也更快。”

一众衙役都给赵世简敬酒,“赵大人瞒得我们好苦,日常我们都不敢让赵大人搬任何东西,怕磕着您,哪知您一手能把我拎起来。大人定要干了这杯酒,不然我等定然不依。”

衙役们身份低微,但赵世简自家父兄都是从低等职位干起来的,并不曾看不起他们。姚书令和施书令出身豪门,偶尔还会有些贵族子弟的臭毛病,但赵书令却从未看不起他们。

一干人喝过了酒,有人提议去花楼逛逛,赵世简忙拒绝,并阻止大家。

有人开玩笑,“赵大人莫非害怕家里葡萄架子倒了?哈哈哈。”

赵世简笑道,“去花楼作甚,有那银钱,给家里婆娘买两朵花戴,总比便宜了外人强。”

众人都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