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看向孙氏,“崇弟妹,若人手不足,尽管来叫我。我旁的帮不上忙,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孙氏笑道,“多亏了有阿奶大娘和嫂子们,若不然,我哪里能操办得了这样大的事情呢,虽说慧娘妹妹能干,她也年轻,我们心里都没个谱,才来搬救兵的。”
赵老太太正色道,“崇哥儿媳妇,你莫怕,你婆母虽然不在了,你大娘二娘和四婶子,你随意叫,她们敢躲懒,我拿拐杖敲她们!”
孙氏忙起身行礼,“多谢阿奶了。”
余氏笑道,“可了不得了,崇哥儿媳妇得了尚方宝剑,我们以后都要听你调度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说笑过后,余氏一样样指点孙氏。
余氏自己娶过两个儿媳妇,经验老道。她听孙氏说吴氏留了100两银子做婚礼费用,很快就计算出各色东西可以买什么样的,告诉孙氏哪些东西在采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事项,甚至把自己吃过的亏都说出来。还告诉孙氏正式办婚礼前还需要往李家过哪些流程,需要请什么样的人。
慧娘识字,拿出纸笔一样样记好。
等说完了,余氏又叮嘱孙氏,“咱们家别的没有,就男丁多,需要人的时候,各家叫一个两个,比从外头请人强。再者,都是亲兄弟,出去了气势也足。”
孙氏都应了。
吕氏见慧娘低头写个不停,笑道,“妹妹真是能干,我拿起笔跟拿起棒槌似的。”
慧娘捂嘴笑了,“嫂子有嫂子的好。”
年前,赵世简最后一次以准女婿的身份给岳家送年礼。
不巧的是,当天李家有客人,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张翠娘一家人。
肖氏去杨柳胡同问过郑氏和全娘,二人都说翠娘还没有人家。
张家也急的不行,可越急越没人上门。好家伙,你家里小女娘身板那么壮实,几个哥哥都跟黑塔似的,又一脸凶相,谁敢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