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郑家老大问:“大郎,听说你也读了几天书,不如做两首催妆诗给我们听听。”

李承祖立刻头大,他读书就是纯粹认了两个字,哪里会做什么诗。好在他带了几个好帮手,李承业立即在他耳边一句一句告诉他,李承祖听到后,反复背诵两边,再大声念出来。

郑家人知道李承祖早就不读书了,做催妆诗这个事儿,原也不是规定一定要自己做,只要他做了,也没人问是不是自己写的。

做过两首诗,郑家老二又问“大郎,听说你还帮着你叔父过日子呢,这眼见成家立业了,媳妇和娃儿,总得自己养活吧。”

这话问的有些刁钻,牵扯到李家家务事。英娘家里人也是急,眼见李承业一天天大了,他爹李穆方的差事被他叔父接了,他也没个正经差事,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叔父过日子。

李承祖顿时卡壳,不知道怎么回答。杨镇在一边帮忙解围:“郑家诸位哥哥们放心,我岳父最是仁义,岂会让侄儿没有着落。”

郑家人也不想在大喜的日子里闹的难堪,知道杨镇是李家女婿,这话说的必定也是李家意思。

郑三郎年纪小,在门缝里问:“大姐夫,你想娶我大姐,要先过我这一关。”

众人哄笑,李承祖摸出一堆红包从门缝里递给正三郎,问他:“三郎,这样行不行?”

郑三郎接过红包,又道:“没新意。”

同来李家儿郎里,有人调笑:“郑家三郎快开门吧,等你娶婆娘的时候,还要你姐夫给你帮忙呢!”

郑三郎红着脸,“我才不娶婆娘呢!”

众人又哄笑,郑大郎见拦了一阵子,怕误了吉时,示意旁边的族人开了门。

待到了英娘闺房门口,一众姐们们又拦了门。

李家儿郎们嘻嘻哈哈凑到门前,各种阳腔怪调的叫门。

正经一些的喊:“嫂子,李家大哥来接你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