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陈氏听到后心里略有不足,杨捕头满不在意地说她,“哪有一辈子平平顺顺的,有波折才能看人品,不能同舟共济,还怎么白头到老。”

陈氏遂作罢,很快准备好了纳征用的聘礼。

按照庙前街这一带的风俗,聘礼有金银、布匹、吃食、牲畜,杨家满满当当送了一堆的聘礼。

送聘礼当日,豆娘躲在房里不出来。她怀里揣了一盒胭脂,这是杨芙娘偷偷塞给她的。塞给她之后,还冲她挤挤眼。因人多,豆娘不好拒绝。

胭脂在怀里,如同火炉一样烫人。豆娘脸红得像灶膛里的火一样,她心里禁不住嗔他,这样作怪,姝娘又要嘲笑她了。内心一阵甜蜜后,想想觉得自己不端庄,又正襟危坐起来。

对于杨镇送的胭脂、绢花之流,丽娘和姝娘都知道,连肖氏心里也是清楚的。二人既定了亲,这也不算大事。小两口感情好,总比整日吹眉瞪眼的好。

杨镇家里就他一个儿子,陈氏见儿子自律,给的零花钱也足。往日杨镇没甚用钱的地方,自从说了亲,他跟开了窍一样。三不五时的给他娘和他妹买盒胭脂或几根彩线,买的时候另外再多买一份,红着脸给他妹,啥也不说。

他娘得了他的孝敬,也不在乎他多买的一份。看傻儿子这个样,又好气又好笑,每次都着杨芙娘送到李家。

杨家到李家也就几步路,杨芙娘闭着眼睛都能走过去。但现在每回去李家,她必要她哥送她。到了李家,听见杨芙娘叫门,也必定是李姝拖着豆娘一起开的门。

门开了,李姝和芙娘一起站在门口寒暄。

“芙娘姐姐,你今儿的裙子真好看。这是绣得什么花啊?”

“也就是普通的牡丹花,就是用的线讲究些,回头我教妹妹,必定比我绣得还好。”

“姐姐上回给我的帕子,边角的针脚走的真齐,我还要下好些功夫才能像姐姐一样呢。”

“妹妹还小呢,不急。”

就在李姝和杨芙娘尬聊的时候,杨镇像个呆子一样给姐姐妹妹们作揖问好,豆娘红着脸屈膝回个礼。然后二人站在一边不吱声,听各自的妹妹继续扯闲篇。

杨镇悄悄拿眼撇豆娘,豆娘也红着脸用眼角余光瞟一瞟他。就这两眼,二人夜间就能回味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