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现成的教材在,还有林晨刚刚展示给他的神奇系统,仿佛能亲手操作一样的实验室,郑兆觉得自己能做个先行者,蛮好的。
“我还得你帮忙。”林晨也另起了话头,说起自己的任务,“除了你自己要通过系统的考试之外,我的设想是,你做出一点成绩来之后,我找陛下阐明科学的重要性,让他同意在科举上开一个小小的口子。你呢,就开门授徒,我工坊里攒下的那些学徒,都是为你准备的。能教出几十分之一的人来,就算有成果了。”
只要郑兆教出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这一门“郑学”就不容易随着他的去世而湮没,从而使他达到系统的“科学大宗师”要求。
像林晨所知的古代那些凭兴趣钻研,带精英弟子的模式,没戏。
广收门徒,哪怕其中笨的只能学到小学就止步也没关系。
只要形成规模,就能协作合力,就能将一些知识转化为对世人有用的神奇之物,就能让世人、尤其是皇帝看到其中的好处。
理想的情况下,在科举制度上开的小口子会越来越大,技术的发展催生新的经济模式,催生新的阶层出现,最后彻底改变时代。
不理想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继续稳定而缓慢地发展,他们的出现不过是小小的变数,郑兆的教学也不过是历史进程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不过,林晨现在有点冷漠地想,这都与她没多少关系,又不会害了人,她只要完成任务就好。
郑兆去了军器监,有国家力量的支持,炮和火绳枪的研究要比他们之前帮白如意时的进度快得多。
至少赶在了老皇帝还在世的时候。
不是林晨多情,只是她觉得占了人家女儿的身份,皇后那儿算是有补报了,这皇帝尽管有让人一言难尽之处,不过对女儿也还是真心宠爱,不回报一二,她心里也有点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