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甚慰。林晨端起架子勉励了他几句,回头跟季四一击掌:“成了!”
郑兆决定了人生道路之后,人更加沉静,不再动摇,将精力都投入到读书中去。
果然,正如他原来的人生,他顺利通过会试,名次不高不低;又顺利通过殿试,因为在公主府衣食无忧,比他原来时空中考取的名次还高一点。
饮宴回来他就跟季四商量:“我打算以回家修书的名义辞去官职。”至于修什么书就不细说了,含糊过去,修出来再说。不然他担心被当作是去做没意义的事,辞不掉官。
这个念头也不是第一天产生。林晨拿出来的教材通俗易懂,是系统出品,绝对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从易到难,步步连环。
就一个问题,全是大白话,特别容易懂,特别接地气。
这拿出去,也就特别不受文士阶层的待见。
郑兆自己当然不认为这样不好,可他很清楚这并不利于“科学之道”的传播。
事情就是这么吊诡。明明易于传播的语言,却会因此受到歧视而不易传播。所以他想辞去官职,静心把这些书重新编译,用文言尽可能准确地再写一遍,才能让这个时代唯一识字的阶层愿意去看一眼。
季四笑了。
看来不用他下黑手,郑兆自己就愿意了。至于他担心的事,他和林晨并不在意。指望那些文人推广科学,还不如他们自己培养人才来得快。
事实上他俩这几年也没闲着,确实在做这件事。
季四拿着林晨的嫁妆开了不少工坊,工坊主打一些新奇的玩意,比如前两年在郑兆帮助下研究出来的座钟。
本来季四还给了郑兆一成干股,但人家清高的书生本性发作,认为从原理到工匠都是公主提供的,他受之有愧。季四也没勉强。反正以后分钱的机会多呢。
以开工坊的名义,又招了很多学徒与预备学徒。预备学徒暂时不要他们干活,而是提供食宿,住在公主的庄子里,不拿工钱,免费识字。
就是识字,不读什么经书。对外就是说,工坊制作的东西过于精巧复杂,需要学徒识字和识算术。
还签下了几乎是终身的契约,这下看上去更像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