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洋是不在乎了,他血缘上的子女多着呢,不听皇后的,全都不归他老米家。听了皇后的,以后生不出要什么紧,总归是有儿子了。
景仁帝本来就掏空了身子多年只让几个妃子怀孕,再服用这粗炼棉籽油,后宫更是半个都怀不上,空耗了十数年。
到辅政大臣们渐渐老去,季四上位,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宰相时,宫中还是无一子女诞生,景仁帝终于意识到自己上了个恶当。
然而就在他要抓米洋问罪之前,米洋在那块有着娃娃之形的破石头前自缢了,留书坦承自己就是个骗子,为了活命不得不骗了皇帝这么多年,现在骗不下去只好一死了之。
景仁帝当即昏厥过去,就此病倒,再没好起来过,朝中之事尽付于宰相之手。
季四与群臣上奏,力劝皇帝从众多宗室子侄中过继一人为嗣。
自知难有起色的景仁帝流着眼泪答应了。叶宝儿没出面,孟丽妃这几年虽渐失宠,但在景仁帝眼中是伴他多年的爱妃,此时病倒在床,皇后令丽妃照顾,她忙前忙后,妥贴细致,更是令景仁帝感动。
在他身体略有起色时,丽妃婉言进谏,劝他过继一个出生不久不记事,两三岁之内的侄子。
“绣儿在家中就听说有那无子的人家过继了侄子,家产尽予。可过继来的侄子都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了,心里记着的还是自己的爹娘,根本养不熟。”
景仁帝深以为然,在年纪幼小的侄子里挑来拣去,挑了五个父母早亡的进宫,防着他们年纪太小养不大夭折,多选几个备着。
这时候也顾不上跟皇后关系不好了,只有养在嫡母名下的,才算是身份贵重的太子,他将孩子交给了叶宝儿,记在了她的名下。
到一群孩子顺利长到六七岁时,也不知是不是了却了一件心事,景仁帝的身体彻底垮了,勉强指定了最年长的一个继承大统,就此一命呜乎。而在此之前,朝中政事也多由季四主持,偶尔病重时还得由皇后代天子决定一些重要国事。
自景仁帝崩,太子继位,年幼,太后垂帘听政。史书所记,太后与孟太妃饱读诗书,博闻强识,常退而议国事,所言所行无一不中。又,太后于国事间隙,仍纺织不辍,堪为天下妇人表率。
又有景仁帝一节中记,帝崩……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个世界结束啦,最后一句来自岳阳楼记,或者说整句来自一个笑话,在文里自然是某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