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一边起身她还一边用意识快速与林晨把这得意手笔说了一遍。

林晨:“目标达成,给你点赞。”

此时听皇帝责问,她也不起身,只垂首道:“吾忝为皇后,不能于朝政事为陛下分忧,后宫妇人之事,总还是做得。此物在吾看来,将有大利于天下,故令吾父购入宫中,稍作研究。此妇人纺织女红之事,陛下日理万机,何劳烦忧。”

景仁帝又给憋回去了。

林晨在意识里给她概括:“你说了半天就是两句话嘛,我爹买的,没花你钱;各有分工,关你屁事。”

叶宝儿使劲掐自己大腿,差点没笑出来。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概括得太到位了。

她老公一脸吃到屎的表情,憋半天,站起来丢了句场面话:“朕便看皇后如何让此物利天下。”

“他跟你说走着瞧。”林晨说。

“那就走着瞧。”叶宝儿说。

这包棉花没有去籽。叶母告诉女儿,收得晚,大部分棉花已经去籽,他们不知道女儿要什么样的,所以收到的没去籽的棉花也没处理,一起给她送来了。

叶宝儿今天就专门拿了这包过来看。

叶父送进来的说明上写了,现在民间去籽还停留在用手剥的阶段。作为商人,他还专门说明,棉花虽然保暖极好,但不利推广,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籽难去。

费的人工太多了,价格下不去,穷人实在买不起。

“居然这么落后啊。”林晨嘀咕,她以为至少会有用铁棍擀挤的方法。这个方法根本不用造什么工具,就拿根光滑的铁棍在合适的平面上滚就行。

不过她不知道,任何看似简单的方法,在技术不被重视的时代,只能通过劳动人民的积累和灵光一现才会出现。有时候就算有人想到这种办法,也可能湮没在时光中,没有传播开来,只有身边少数人学去。

就华夏原来的历史中,据说这种去籽的方法,还是黄道婆回到家乡后想出来的呢,那可已经是明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