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季四的脑子,一向都好使。他就是想娶这个人,不想娶别人了。不过他可不敢现在跟林晨说,还要等,还要再等等。

有时候林晨也惊讶于八卦或是神佛信仰的流传之快。

关于座前有只白狐,能凭空生成食物供人饱腹的仙姑的传说,在金河河堤上不知道传播到了哪里。反正林晨搬到县里之后过了两个月,跟季四回乡去吃他族里一个堂弟的喜酒时,就惊讶地听见一个根本没去当河工的人,起劲地劝说别人跟着他一起信仙姑。

林晨一口饭含在嘴里差点噎到。

天地良心,季四在本乡本土根本没传播仙姑的事,当初也没跟同去的村人说过这事。

居然都传回来了!

后来她发现县里也有人信了,原来给人驱鬼辟邪的神婆巫汉摇身一变,改请仙姑座下小白狐父母上身的仙姑弟子,继续干老行当。

“正常,到现在只下了一次雨,收成都要没了,这时候人最容易信这些。”季四说。他这时候倒是约束着自己在县里的小弟马仔们,叫他们不要信,也不要跟着混水摸鱼骗钱,与这个自己造出来的已经开始变异的宗教雏形离得越远越好。

这个夏天结束的时候,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了,这又是一个灾年。

季四虽然算不上是个好人,但是乡土观念还是蛮重的,手里有钱,趁着粮价还没有飞涨起来,拣着最便宜的粮食买了一批,运回季村,让族长看着分一分,救救急。

而到这年冬天的时候,仙姑的信众已经在县内开坛烧香,立教收徒了。

第二年还是旱,不过比去年好一点,像季村这样有河流经过的村子不至于颗粒无收。

受灾的地方苦不堪言,但朝廷诸公并不是很在意,毕竟大部分地方今年能收上税了。

哪知道入了夏,一场蝗灾,又席卷了大宛多数地区。

比去年的旱灾影响还大,蝗虫所过之地,真正是寸草不生,尽成荒土。

官吏催逼,父母妻子均饿死……这一年中,最早被记入史书的一次造反,起因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命运悲惨的农民的作为。他甚至不是季四和王山这类人,平时就跟无数老实种地的农夫一样,在土地里挣出一家人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