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的车驾启程,离开了京城。
这给京城百姓又带来了一波谈资。不仅在于之前种种,还在于英王挣扎不休,从车里跳了出来,喊些什么要清君侧除奸臣的话。
可惜当时清了场,只远远看着听着,不过瘾。
参与这出戏的四个人也总算松了口气。不过楚林的戏还得继续接着演,董澜尚未图穷匕见,他这个时候不装了,全天下的口风可就要转过来了。
楚盛也还在演,他现在有点本色演出的意思,自打送走了英王,他就跟送走了瘟神一样,精神一天好过一天,脸也丰满起来有了红润。
董青与他同睡时还听见他说梦话:“赶紧走赶紧走,嗯——滚滚滚,别来烦我。”
精神好了,他又开始写戏本了。
这回郑重推出了《西厢记》,写了一年,排了半年,演出效果惊人,轰动整个京城。
穆信也去看了,看得特别专注入神,回来后跟董澜报告:“看来送走英王,天子已经全无负担了。”
这样精彩的戏,这样齿颊留香的词曲,必须全心全意的投入才写得出。皇帝心里必是送走英王之后就以为安抚了上苍,不会再降罪,这才写得出如此好戏。
可惜,董大将军这心里的石头还在呢。
他阴着脸,听园子里远远传来的乐声,那是自家夫人邀了人第五遍看《西厢记》。如果说之前他还时有动摇,现在已经下定了决心。
改朝换代的事,就交给儿子吧。他这一世还是给自己挣个说得过去的名声罢了。
接下来的时光平静无波,林晨带的学生越来越多,都是有天赋的,教起来很爽。不过这些学生没有必做任务和剧情任务,前期靠天赋涨得快,75分之后几乎不涨了,只能慢慢来,期待他们中有人是一代宗师的料,能突然突破。
楚盛在十六岁之前又写了一部戏出来,《牡丹亭》。抄出来的时候他跟林晨叹气:“怎么办啊,我以后还是想写戏的,也有了很多想法,但是肯定比你给我的这些差远了。到时候根本拿不出手。”
“到时候再说到时候的话。”林晨对此毫不关心,“你现在不拿高水平的出来,怎么迷惑董澜?不说别的,有了梁祝之后你再拿自己写的充数就不行了。不用西厢,你怎么让董澜信你已经把英王的事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