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说起来,这个世界的文学发展是有点落后的,远没达到林晨所在世界的高度。所以楚盛那日看到林晨随口吟诵的几首诗,整个人如同被实质化的诗意给砸中了,好几天没缓过神。

而那首亡国之君的词更是让他恍惚。

一个人写出的区区几十个字,怎么就能碰到另一个人心底最酸楚最痛苦的地方,让他想流泪又流不出来,半夜醒来捂着胸口发闷呢。

楚盛着魔了,他不想窃诗为己用,他想自己写。

真正动情的不敢落在纸上,练笔的几首传出去,却也博得了喝彩。年纪摆在这儿,能写成这样,放在外面得夸一句神童。

董澜也读到了他的诗,诧异之余并没放在心上。他还巴不得小皇帝心思都用在这些地方。听说最近皇帝迷上了戏曲?那很好嘛,当然,作为臣子他还是要进谏的,天子不可沉迷于此道。

至于听不听,哈哈,反正戏班子还在宫里,那是给女儿的礼物,他可不会撤回来。

陈老头怕自己毁了戏,找来了其他乐师朋友,共同谱曲,速度又快上了几分。三个月后,戏本初成,开始排练,中间听着不对的地方再加以修改,到正式登台的时候,已经又是大半年过去。

楚盛一琢磨,干脆,再等等,要玩就玩个大,咱再来一出,到时候密集演出,坐实我这个戏曲皇帝的名头。

他开始“写”《梁祝》的戏本。

梁祝的版本很多,林晨出于私心给他挑了越剧版。她不爱听戏,但喜欢越剧,因为越剧妆容顺她的眼,唱腔也听得懂。

而且越剧梁祝有视频,楚盛可以进一步指导,更显得沉迷其中。

这时候戏班子已经排完《救风尘》,就等着到董青再过生日时登台亮相了。一干乐师伶人却又被皇帝召见。

楚盛:“再排个戏吧。”

众人:“……”

楚盛:“朕已经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