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废而自立,就容易了。
杨丞相还教他政事,把那些在朝堂上明着是禀报给他,实际上是禀报给董澜的政事讲给他听,说董大将军治事还是可以的。
唉,楚盛也知道。他当了十多年傀儡,天下稳稳当当地运行着,从杨丞相的话里可以知道,百姓的日子还不错。
这功劳记不到他的头上,要记也是记董澜的头上。说来也是,要不他也不会先当文官,后以文官身份作了一军之帅,在西北立下大功,成为祖父和父亲眼中可用可托付之人了。
楚盛不情不愿地把他知道的董澜事迹一一说给林晨听。至于他皇叔楚林,他知道的不能说少,但亲身接触更少,只在旧的卷宗奏折间看到,英王楚林确实是天生的帅才,自幼好兵事而无用武之地,到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首次带兵就大获全胜,甚至乘胜追击,不但将入侵之敌杀伤逐出,还夺了敌国不少城池。
他现在的封地之所以连董澜也削不掉,就是因为那实际上是他从敌国夺来的,又是他花费近二十年的心血,将敌国百姓安抚稳定,几乎成了本国顺民。
但是,也因此,他封地上的百姓只认英王,进而认皇室,却是不认董澜。前世以楚盛依稀听到的消息,他堂兄虽然兵败身死,但楚林的封地仍未平定,似乎那边的百姓也反了。
林晨听完了楚林的事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你祖父怎么不把皇位传给他啊。”
楚盛脸涨得通红,当然是因为他父皇是嫡长子啊。
皇叔不但是排行靠后,还是宫女所生,祖父想传,可是过不去自己那个坎。
唉,真让皇叔继位,虽然自己当不了皇帝,可是也不用送命了。
楚盛陷入了例行悲伤,林晨叫他几声才听见。
“我说,我现在初步有了个计划,风险很大,不一定成功,你要不要试试?”
楚盛只想了一会就同意了。
“本来是十死无生,现在是九死一生,我想不出主意来,你有主意自然要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