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殿外的支柱,看上去似乎歪斜欲倒,实际上却坚牢稳固,本身就是一个景。
殿宇之间游廊相连,西边一座冷香亭,专门用来赏荷;北边一排房屋,莹心堂和静寄山房,是阿哥们的书斋和读书的地方。
睿亲王和几位老师正在说话,窗户大开,荷香扑面而入,闲聊中偶尔纵目远眺,湖光山色,掩映如画。
三位头戴黑色小凉帽,鼻梁上架着墨色眼镜,身穿一身儿黑色常服,“虎背熊腰”的小阿哥进入众人的视线。
后面是“耀武扬威”、“杀气腾腾”的侍卫们、宫人们。
睿亲王扶起自己的老花镜,仔细瞅瞅。
转头瞧瞧门殿外歪歪斜斜,预示着“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支柱,莫名的牙疼。
几位老师忍住不笑出来。
“三位小阿哥龙行虎步,龙额凤目。”
“三位阿哥精神气十足,智慧在发光。”
“三位阿哥……”
睿亲王脸疼。
三位阿哥一起进来,先给十四爷爷行礼,“十四爷爷,老师们,宝宝们带来好多眼镜。”
宫人打开带来小箱子,摆出来一幅幅“眼镜”。
水晶、茶晶、墨晶……的镜片,象牙、玳瑁、翡翠……的镜框,牛骨和铜的镜腿儿,各种造型,各种材质都有。
这些年因着大清国近视眼的人越来越多,皇上把近视度数查验的事儿敲定,导致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带一副平光镜,就是为了“美”,赶风向。
但是戴墨色眼镜的人,一般都是衙门里的老爷们和西部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