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使节要求按照自己国家面见国王的习俗行脱帽鞠躬礼,大臣们一怒之下要求三跪九叩。

两方打完一个月的嘴仗,最后英吉利使节还是根据“仁慈的皇上”赐予的,理藩院专门给各西方国家使节制定的,“特殊的,前所未有的隆重恩赐”的礼仪,觐见。

结合大清的跪安礼、西方的鞠躬礼,单膝跪礼。

当时皇上怀着莫名的期待要来学生名单,因着学生名单中艾萨克·牛顿这个名字欣喜若狂,然后因着英吉利使团觐见的礼节问题,迟迟没有见到想见的人。

这次,大清国的官员依旧端着“大清天==朝上邦,尔等番邦小国主动来进贡诚意可嘉”的姿态;英吉利方面倒是先表示在礼节上的“诚意”。

皇上内心非常复杂。

曾经历史上的乾隆皇帝接见英吉利使臣,花费三百多万两银子显示大清上国的富裕好客,对使团带来的蒸汽机、织布机、榴弹炮、火轮船等等工业革命成果视而不见。

当时的大清人还在用火绳引爆的枪,而英吉利人,大清人口中“主动来上贡的红毛番子”,跨越海洋带来的新型连发枪,却连表演的机会都没有。

尽管英吉利带来的礼物价值不到一百万两--在皇上看来,蒸汽机、织布机、榴弹炮、火轮船等等工业革命成果对于那个时候的大清,是无价之宝。

尽管使团里的人在大清国都吃喝玩乐的很尽兴,使臣乔治·马戛尔尼还是自觉受辱。

礼节是一方面,大清皇帝乾隆没有答应中英通商事宜,让他感受到这个庞然大国的自大和落后。

四十一年后,乔治·马戛尔尼作为英吉利大臣,同意并签署英吉利向大清发动鸦片战事。

皇上知道,按照后世人的眼光看乾隆皇帝的作为是不对的。

谁都没有预知的能力。

在当时的华夏大地积危难返的情况下,在大清和西方贸易属于极大顺差的时候,通商或者有点儿帮助,但并不能解决当时的根本问题。

封建社会走到尽头,传统的社会关系不再适合却又无力从内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