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也是。按照皇上的性情。先把基础功做好再考虑其他,而商者的基础功自然是各家东西的质量好坏,有没有新意新品。所以,这是要农、工、商联手?农户种地还好说,若是商者提供资金、工者提供技艺和方法二者联手……。

吕宫大人想问问吴大总管皇上让他们写这两道诏书的心情,然而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有不好问。同样是人精的吴大总管脸上的笑容不变,欣赏完了各位大臣的变脸,把其中变化最大的几个记住,他就笑眯眯,慢悠悠的离开。

那背影,还真有几分潇洒。

吕宫大人嘴角一抽。也不知道皇上怎么调==教的这些宫人,一个个的瞅着比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气质都斯文有礼。

不过他也没有心思纠结这些,赶紧把这两道口谕写两道诏令颁布天下。

天下哗然。

农、工、商三者的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且不说。大清国的小地主们,传统的华夏士人们,坐拥广袤田土的地主缙绅们,是真的恨不得抱团去北京城哭一哭,他们也是大清国的人啊,他们也是皇上您的子民啊,皇上。

“百佳好庄主”什么幺?您这是逼着我们在庄子上下本钱啊,皇上。

按照传统的舒坦日子,他们根本不用关心他们庄子里的农户如何选育良种、租用农具……也不用关心如何兴修灌溉水利工程等等。

平时他们坐在家里只管享乐,有事情还可以征发佃农无偿服役。到了秋收的时候,就让管家带着一帮狗腿子到田间去挨家挨户地收租。万一年景不好收不上租子,则逼迫农民卖儿卖女来抵债,或者发一点善心,酌情允许他们减一点租子……。

现在皇上不光是把他们名下超额占据的土地给清查了,还把他们家族亲友里面的子侄的科考价值给砍了一半儿。现在又要农户都开始研究种植方法,是嫌弃他们这帮子在土地上躺着过日子的“闲人”?

哇哇,好想哭。

哭吧,皇上非常开心地看到你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是“闲人”。

这些地主阶级,基本上都有着举人、秀才、捐官之类的“功名”,不少人还有子侄或亲戚在朝廷内当官,从上到下,京城到地方编织出一张巨大的关系网,这张关系网不关心国家生死,不关心国库和百姓。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就天上是高人一等的人上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子之气,“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民族气节……对于大多数的他们而言,就是一套光鲜亮丽的衣服而已。

有人去找睿亲王、豫亲王他们撞木钟,睿亲王、豫亲王……他们也烦恼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