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他们承不承认苏崇文有真才实学,辽州在苏崇文的治理下繁荣了起来,一个北疆省上缴至国库的赋税都能顶的上中原腹地的三省了,南疆省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原先没人愿意接手,被强塞给苏崇文之后,苏崇文居然在南疆那蛮人横行的地方上再现了北疆省的奇迹。
仅仅三年时间,南疆省的繁华程度就不输许多中原省城了,假以时日,南疆省的繁荣程度定会赶的上京城与辽州,这只是时间问题。
皇帝见南疆也稳定了下来,他担心苏崇文像当初去了辽州之后就恨不得扎根辽州一样,再给他上书一封,声称自己立志不将南疆省发展成北疆省那样就不回京城,那到时候就麻烦了,于是皇帝决定先下手为强。
燕顺帝先是频繁地暗示工部尚书主动请辞,工部尚书原先还有些不大乐意,可是燕顺帝在朝堂上指着工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狠狠训斥了一通,将工部尚书的老脸都踩在了脚底下,工部尚书颜面无光,只能心有戚戚地同燕顺帝交上了告老书。
燕顺帝假惺惺地挽留了工部尚书一番,然后‘颇为不舍’地答应了工部尚书告老还乡的请求,早先就拟好的圣旨当天便让内监加急上路,送往了南疆。
燕顺帝担心内监跑得不快,被苏崇文送来的信函给抢了先。
事实证明,纯粹就是燕顺帝多虑了,苏崇文惦记着一女二子,哪里愿意在南疆省多待?他之所以那么卖力地建设南疆省,只是为了让皇帝看到他的政绩,好提前将他召入京城,也好与儿女团聚。
接到圣旨的苏崇文欢欢喜喜地将南疆省的大权交给了皇帝派来的那位接他差事的人,然后派人以南疆特色菜宴请了荣公公,留荣公公在南疆省多待了几日,等荣公公走的时候,叶桂枝也已经命令下人收拾好东西,打算入京城而去了。
荣公公瞅着下人们搬着的锅碗瓢盆,忍不住咋舌,“苏夫人,这些琐碎的东西……实在没必要拿去京城了吧!此行山高路远,带着太多的家当不方便。再者,如今辽商遍天下,只要带足了银子,去了京城之后买什么买不到?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又易碎,路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毁掉。”
叶桂枝指了指杨绣槐,低声同荣公公说,“这都是我婆婆吩咐的,我不想带也没办法,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惹得老人家生气吧。我婆婆觉得刚搬来南疆省没几年,这些锅碗瓢盆等物事都是新置办的,再加上我们在京城买的那处宅子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便想着用这些东西将京城那宅子给填满,都是用了两三年的东西,看着安心。”
荣公公小声嘀咕,“看着安不安心,咱家不知道,但咱家知道一点,苏夫人你若是带着这么多东西去京城,这一路上绝对费心劳心!”
叶桂枝觉得荣公公说得对,便去同杨绣槐说。
杨绣槐到底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人,她说,“这些东西都是花银子置办来的,好端端,难道还能撇下不要了?都是咱自己用过的东西,送人吧,怕人家觉得膈应而不喜,丢掉吧,自己又觉得心疼,你说这该咋办?”
叶桂枝灵机一动,回答道:“那就应当是找一个拿了咱的东西还不觉得膈应的人,咱把东西给那人,那人也应当不会觉得心疼……娘,你觉得给崇菊怎么样?陛下在圣旨中并没有说要脸妹夫也一并调去京城,所以崇菊和天明多半还是要留在南疆省的,咱把这些东西都给了崇菊,崇菊肯定不嫌弃,咱也不至于心疼东西,娘你觉得呢?”
杨绣槐觉得挺好。
叶桂枝差使着下人将已经收拾好但不打算带走的东西都送去了葛天明府上,苏崇菊没听到苏崇文要被调去京城当京官儿的消息,这会儿的她一脸懵逼,“三嫂突然把这么多东西都给我作甚?这些东西都给我了,三嫂他们不用了?”
负责送东西的小厮想到叶桂枝给他的承诺——带他去京城见见世面,这会儿乐得嘴角都要开到耳根后面去了,他喜滋滋地朝着北方一拱手,同苏崇菊说,“我们家老爷又要高升了,陛下已经传了圣旨过来,调我们家老爷去京城当官,任工部尚书,明日就要启程了。我们家夫人看着这些东西丢掉有点可惜,带去京城的话,还有些不值,就让小的把这些东西都给夫人您送过来。”
苏崇菊如遭雷击,“我三哥这是又双叒叕高升了?他还是要被调去京城当工部尚书?那我大哥和二哥家呢,他们要跟着我三哥一家走吗?”
那小厮点头道:“是的嘞,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心这么齐的兄弟呢!大老爷们和二老爷在听说老爷要被调去京城的消息之后,立马就变卖家当产业,这会儿想来已经收拾好了,明天一早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