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的身份足够他处理所有政事,但是司徒毕竟只是三公之一,还不是天子,改动官制事关重大,必须有天子的旨意才行。

刘协听到事情和并州袁绍没有关系有些遗憾,不过没关系,诏书和玉玺已经准备妥当,袁卿家想干什么都可以,可他有一点不明白,这三省六部的规制实行下去,袁卿家的官职是不是反而比现在更小了?

这劳什子中书令、尚书令听上去哪儿有司徒风光,袁卿家一下子给他看那么多东西,他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袁卿家难道要陪他在这里看完吗?

小皇帝不自觉的皱了皱脸,小心翼翼的往后翻翻,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后呼吸一窒,拍拍胸口稳下心神,“袁卿家做主就好。”

虽然他看不懂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但是能写那么多字还拿来给他看的肯定不是小事,袁卿家送过来之前肯定已经经过深思熟虑,他什么都不懂,袁卿家只需要告诉他诏书怎么写就是,一下子看到那么多字,他也没法写诏书啊。

真是的,袁卿家不要对他有太高的期望,这是在难为人。

小皇帝期期艾艾委婉的表示他看不懂那么复杂的东西,原焕想起杨彪这些年基本不教这孩子怎么理政,意识到忽然让他看这些的确有些困难,于是找了张白纸画张简单的示意图给他解释。

杨太尉的担忧他理解,不过他也不是无缘无故磋磨人的人,只要小皇帝乖乖不搞事就没有人敢在邺城找他们麻烦,而且改动官制这种事情,小皇帝还真不能一无所知。

官制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又很简单,抛开其中各种权利制衡,只解释改动的几项官职并不费事。

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最后尚书省六部分司执行,示意图画出来后轻轻松松就能理解。

本朝光武帝建国时改制不少,朝廷扩大三公的权力,取消了丞相的设置,诏令政令皆出自尚书台,如今改三省来分三公和尚书台的权力,完成之后对掌权者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各部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从某种程度来说杜绝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可能,所有的政令都是重臣商议之后共同拟定,只是正常来讲最终拿定主意的是皇帝,现在情况特殊,他不说小皇帝也能明白。

刘协听的认真,只是他对这些不感兴趣,最开始的时候能听懂,听着听着又迷糊了起来,他也不好意思打断面前人的话,忍着打哈欠的冲动耐着性子听完,然后才将空白诏书推过去,“袁卿家,你自己写,写完之后朕再加盖玉玺。”

不是他不愿意写,实在是这事儿有点复杂,他不确定要如何措辞,不如袁卿家亲自执笔,也省得他写错了需要改动再浪费东西。

原焕无奈笑笑,倒也没再难为他。

需要变动的东西还要很多,这些天少不得还要再来承平宫叨扰,小皇帝现在都不乐意听,接下来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各种制度更加枯燥,怕不是要听到睡过去。

刘协托着脸看着诏书空白处落上字迹,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只是这个念头太不合常理,只是刚刚冒出来就吓的他出了一身冷汗。

少年人大气不敢出,生怕打扰到旁边人写诏书,只是念头冒出来之后不是他想压就能压下去的,越不想琢磨脑子里的念头就越清晰。

反正袁卿家什么都懂,他这个天子当着也没意思,如果他把玉玺送给袁卿家,还有这天子之位……

刘协矜矜抬头看了一眼,纠结了一会儿还是没敢说出来,袁卿家难得来一趟,他别再把人吓跑了。

诏书不长,朝廷发布政令不会写太多字,往往是短短几个字就能延伸出几千几万字的解释,具体怎么解释底下人会搞定,总之在诏书上字数不会太多。

诏书就那么大,字太多了也写不下。

原焕看着小皇帝拿走写好的诏书盖上玉玺,刚想再说几句,小皇帝就把诏书和他刚才拿过去的奏疏一起推了过来,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甚至感觉小皇帝想把玉玺一起推过来。

“这些陛下留着,现在看不懂没关系,多看看总能看明白。”原焕只拿了诏书,将写满了字的奏疏留给小皇帝当课外作业。

刘协:qaq~

小皇帝想拒绝,对上那双温和的眸子又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假装很高兴的将东西留下,将人送走之后才坐回来唉声叹气。

太难了,真是太难了。

小黄门守在门口,隐隐听到房间里面传来的叹息心里有些担心,难道陛下和司徒大人之间发生了矛盾?承平宫即将不复安宁了吗?

小皇帝不想安宁的生活被打破,他身边伺候的人同样不想,尤其是一路跟他从洛阳到长安再到邺城的亲信,他们比谁都希望别再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