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为了给儿子还有袁璟小公子找伴儿,单纯是站在父亲的角度来提意见,能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当耳旁风,反正他只是个外人,做不得别人家的主。
公与千万不要多想。
荀彧无奈摇了摇头,这家伙可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找事儿,好在这次没有和往常一样损人不利已,不然等沮公与反应过来,怕不是要拎着剑追杀到他家里。
他平时撩拨别人还行,别人不会直接动手,沮公与文武双全,换了戎装就能上阵杀敌,不把整座府邸的护院都喊出来还真不一定能拦住。
哦,吕奉先不算,温侯是看在他身体太弱的份儿上不好下手,否则就算附近几座府邸的护院全都过去也拦不住他。
沮授没有想太多,听郭嘉说他们主公家的小公子也送去书院后便把事情记在心里,郭祭酒说得对,以他们的门第的确可以让孩子在家读书,不过以后出仕做官看的不光是学问才华,还有交际和人脉。
幼时的交情比长大后更加可靠,趁年纪还小多交些朋友,长大后在官场上也能互相照应。
现在只是在冀州,等到孩子们长大,他们的施展空间就不一定局限于冀州一地,为了小辈的将来,他们这些长辈要早做打算才好。
沮授长出一口气,郑重其事的朝郭嘉拱手道谢,郭奉孝笑的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大家都是同僚,咱们俩关系多好,不用谢不用谢。”
沮授:……
话说回来,他和这人的关系很好吗?为什么他自己没有感觉?
沮治中有些怀疑人生,他隐约记得郭奉孝在官署中和谁都能说上几句话,但是除了荀彧之外,又和谁都不曾深交,怎么不知不觉忽然和他掏心掏肺了?
郭嘉笑眯眯往前走,双手背后踱着步子,怎么看怎么欠揍。
他承认他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私心,但是刚才的话一点儿都没错,同门的情谊什么时候都很好用,只要不在求学的时候和对方结下死仇,否则不管沦落到何等境地,闯出成就的同门都会伸手拉他们一把。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公孙瓒公孙伯圭和刘备刘玄德,这俩人的例子够了吧。
刘玄德出身寒微,假托中山靖王之后为自己造了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全大汉的中山靖王之后聚起来数都数不清,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真是假,不过既然宗□□那边没意见,就当他是真的汉室宗亲。
那人和公孙瓒年少时一同在卢植卢尚书门下求学,后来各奔东西,也没忘了联络感情。
关东联盟讨董,十八路诸侯何其威风,公孙瓒身为十八路诸侯之一,能把落魄的昔年同门带到联盟一起长见识,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对亲兄弟也不过如此。
后来关东联盟解散,刘备带着结义兄弟去幽州投奔旧友,公孙瓒也没有藏着掖着,给了他一个平原国相让他落脚,要知道诸侯国之中掌权的不是诸侯王,而是国相,相当于平白送给了他一个诸侯国。
同门之情深厚至此,由此可见求学时的关系网有多重要。
郭嘉在心里给自己找借口,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朝廷派了新任青州牧去青州,他们家主公也令张郃和太史慈过去,刘备这会儿在干什么?
主公之前似乎说过刘玄德不可小觑,他当时留意了一下,那人和他的两个结义兄弟的确将平原国治理的很好,假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一方豪杰,只是后来诸事缠身,那边也没啥消息传回来,一来二去就忘到耳后了。
郭奉孝啧了一声,他没记住不是事儿,旁边还有两个总理一州事务的上官,什么不清楚直接问就是,“文若,你知道青州平原相刘备的近况吗?”
“怎么想起来问他了?”荀彧抬眸看了他一眼,说道,“青州前阵子大乱,刘玄德在平原国广施仁政,百姓对其感恩戴德,士孙君荣就任青州牧后,看他理政有功表他为青州别驾,如今镇守平原国的是他的结义兄弟关云长。”
荀彧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斟酌了一会儿接下来的言辞,然后才继续说,“据两位将军传来的消息,那关云长和张翼德皆是勇冠三军之辈,刘备亦有枭雄之姿,只恐非久居人下之辈。”
刘玄德依靠公孙伯圭才得了平原君,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觉得他会成为威胁,即便是现在,大汉四分五裂乱成一团,也没有人觉得青州能成气候,如果不是主公让他们留心盯着,谁也不知道身边什么时候出蹦出来个势力强劲的大威胁。
青州被嚯嚯了那么多年,好像不管谁过去都只能苟延残喘,但是想想那地方在焦和成为刺史之前也是难得的膏腴之地,还有海运的便利,前往辽东亦或南下都很方便,治理好了比之兖州、徐州也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