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瑞六年,春,正月辛丑。
上元节过后,便一日日的暖和起来,沐浴着明媚春光,南巡的队伍从京城出发,为免劳民伤财,一路轻车简行,半月之后,到达了豫州。
皇帝下令在此停留三日,视察河工。
原定的出巡路线并未经过豫州,祝云瑄特地来此,就是为了亲眼看一看,这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的河道改迁工程。
一直在河道上忙碌的总督周涧匆忙赶来接驾,官袍上甚至还有不知何时沾上的泥点子,可谓御前失仪,有内阁官见状开口便说教起来,被祝云瑄淡声打断:“无妨,难得周卿如此用心,每日都亲力亲为去河堤上监工,朕该嘉许他才是。”
周涧厚着脸皮笑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都是臣应当做的。”
“走吧,带朕也过去看看。”
他们来看的这一段,是为改道后的河道新修的河堤,堤坝上到处都是正忙碌干活的年轻壮小伙,虽才二月初,乍暖还寒,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祝云瑄晃眼看过去,这些人虽忙碌却无疲惫病弱之态,大多数人都身高体壮、精神饱满,十分的有干劲。
周涧主动与他解释:“朝廷拨下来的银两充足,臣不敢苛扣这些劳役的饷钱,按着规定,他们在这里干一天可得钱十五文,每日两顿饭管饱,偶有荤腥,来干活的名额都得抢的,自然得卖劲。”
祝云瑄点点头:“迁民一事进行得如何了?”
“回陛下的话,秦州段的百姓迁徙去年便已收尾,豫州这里,待到今夏之前最后一批百姓迁走,便也全部完成了。”
这些事情过去三年,从河道上呈的奏报中祝云瑄都早有了解,去岁曾淮被特赦,带着全家自流放地回去秦州老家后,也时常会写来私信,将在外头看到的情形告诉他,祝云瑄心中大抵是有数的。
曾淮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从前被免了官还留在京中,无非是为了家中不成器的子孙,历经沉浮后回到家乡,才真正过上了归田园居的生活。
从他来信的字里行间中,都能看出他如今的恬淡和安逸,连带着对曾经极力抵触反对的河道改迁之议,也改变了看法,自愧从前过于瞻前顾后、固步自封,差一点误了陛下的千秋之计。???c0
见祝云瑄对此事颇为上心,周涧又道:“朝堂上的那些争议臣都知道,那些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迁民之事确实牵一发动全身,许多人宁愿冒死留在原籍也不愿被迁走,先前昭……”
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提了不该提的人,周涧尴尬地咳了一声,掩饰过去,祝云瑄的眸光动了动,不动声色地听着他继续说下去:“先前臣也想了不少对策,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帮他们整村迁移,重建祠堂,给足安家费,遇上有实在不肯甚至带头闹事的刺头,便也不客气地杀鸡儆猴,这几年下来,虽然出过一些乱子,好在终究是没有闹出大事来。”
祝云瑄的目光落在远处,冗长的沉默过后,淡淡赞许道:“你干得不错。”
周涧憨笑:“是陛下厚爱臣、信任臣,给臣机会,臣才能一展抱负。”
祝云瑄的眸光更沉,有什么情绪在他眼中翻涌而过,转瞬又归于平静。
当日在大理寺狱里,梁祯特地与他提到这个周涧,说这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品行也正直,请他切不要将之也当做自己的同党给处置了。
祝云瑄听进去了,非但没有对周涧下手,还提拔重用了他,将之擢升为河道总督,给他最大的方便,周涧确实没有让他失望,这几年河道改迁工程能进展得这般顺利,周涧的劳心劳力功不可没。
不再多言,祝云瑄提步,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