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可顾君昊却道:“晋王谋逆, 本就是死罪,死罪当诛,有何不对?又何谈违背律法,有伤天和?”

作者有话要说:  那问他对此事有何看法的人被噎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

“晋王若真的谋逆,自然该死,可此事尚未交与大理寺和刑部过审,未有定论,又岂能就这样处死了他?这般草率,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顾君昊道:“谋逆之罪非同寻常,历朝历代,凡有谋逆者,证据确凿之下,当场处死的不在少数。”

“我与沈将军在凉州查到晋王私兵近万人,期间还曾被晋王部下行刺,险些丧命,其中种种均已在月余前上报朝廷。”

“耿大人说此事尚未有定论,莫不是觉得我上奏的事情都是假的,质疑我与沈将军联手做了伪证?”

“若真是如此,那又敢问耿大人,晋王倘若没有谋逆,为何在沈将军抵达晋王府前就杀光了家中所有家眷,只留了一个年幼的孙儿在世?”

“难不成耿大人是觉得那些人都是我杀的?故意说成是晋王自己动的手?”

倘若这次去凉州的是别的官员,朝中人还真没准要怀疑一番。

但这次去的是顾君昊,以他的性子,断然做不出这种事,真要做出来了,也不可能这么理直气壮地站在殿上跟他们对峙。

他们怀疑别的还可以,怀疑顾君昊作假,几乎没有人相信。

可文劭帝这次的行径确实欠妥,那姓耿的官员原以为顾君昊这样的直臣必然也会说上几句,却不想反是自己被堵的无话可说。

顾君昊虽然耿直,却也不是真傻,知道这些人有时候其实就是想拿它当枪使。

若是大家站在同样的立场,所求相同,那他也不会太计较。

但晋王前世谋逆是导致他家人惨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一句话都不想帮那个人说,又怎么会在意他到底是被文劭帝直接赐死的,还是经过大理寺与刑部的审问之后再死的。

于他而言,甚至巴不得晋王早点死,因为这个人死了,就意味着他离前世的悲剧又远了一步,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更小了几分,几乎接近于零。

所以只要不牵连国公府,不牵连阮芷曦,那晋王死了对他而言反倒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