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页

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1006 字 2024-01-13

“加大举报的奖励和违规的处罚。”郁远志说道。

大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干脆坑他们一波,专门生产几件反潮流的给他们仿去。”有管理层出招。

“你们自己看着办,别搞出太大动静,不能影响正常生产。”郁远志放权。

“好勒,您瞧着吧。”提出想法的人,兴致勃勃,瞬间想出十八套方案,准备给抄款的人喂屎。

此人脑洞之大,堪称天坑,郁远志其实并不喜欢这个人,但他认为自己的团队应该多样性,所以能够容忍这个人很多离经叛道的行为。

其实他不知道,这一点也是舒雨欣赏他的地方。虽然郁远志在很多地方并不算完美,但他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肚量大,为了公司的前途,能够忍受一些他不喜欢的人一起共事。并且尽量让所有人,都能在一个比较舒服的距离相处,为公司贡献能力而不是陷入内耗。

换一家公司的话,如果领导人极重权威,那么管理层很有可能是一堂言,一潭死水。如果领导人太过软弱,又容易造成各部门抢权,陷入内耗。在严肃和活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舒雨每个月都会亲自过来深城,主持月例会,包括审核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过问财务状况,然后签字走人。

这一次,她准备多留几天,因为批准了李青豆的火锅城开到省内其他地方,李青豆要和她谈谈以后的发展。

“贪多嚼不烂,全国连锁看似是张大饼,但餐饮行业,特别是火锅,很难执行标准化的生产。”舒雨并不赞成全国性的扩张计划,但在省内扩张却处于可控的范围。

“我也想过,我想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生鲜配送仓库。火锅底料和配菜都由仓库配送,底料容易标准化,完全可以用袋装真空冷藏配送。生鲜配送可以和超市合作,压低成本的同时,也能掌控食材的损耗和新鲜程度。”

餐饮业里的猫腻也极多,尤其是食材的损耗,这说明李青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想到了解决的方法。

“这个主意非常好,你和林华谈的怎么样,有没有达成合作意向。”

“林总非常帮忙,他还派人去跟好多工厂去谈食堂的配送问题,惹恼了好多人。”李青豆咧开嘴大笑。

舒雨也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家伙,够损的。”

工厂的食堂采购,绝对是一笔烂帐,生鲜这东西是没谱的,或者说,没法很精准的计较。这里头的猫腻就是一笔额外收入,而且外人很难弄清楚。

林华从给火锅城生鲜配送想到,也可以接食堂的生意,他在深城算得上半个土箸,来的早认识的人多,他当然不会去找食堂,越省钱人家越不会用。所以都是直接找到老板本人,最想给工厂省钱的,无疑是老板本人。

他一下动了这么多人的奶酪,可不就是得罪人。

第226章 开票

李青豆之后轮到林华, 他的超市版图扩充极快,舒雨给他的建议是在建大型超市的同时,也建立扎根于社区和商业中心的便利店。

“关于生鲜配送, 短时间无法拓展广度,但可以拓展深度。”舒雨很看好生鲜配送,未来互联网与生活相结合之后, 会让生鲜配送爆发不可思议的活力。

在中国,互联网经历过找不着方向的泡沫之后,再度崛起,就开始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广度不如欧美, 但在深度上,则是欧美不如中国。

也只有中国,能真正将互联网改变生活落到实处, 实实在在与各行各业相结合,不管是实惠还是便捷,最终让老百姓从中受益。让互联网进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与生活融为一体, 休戚相关。

这中间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的宽松,更得益于中国没有强大到不可动摇的实业集团, 对互联网的殊死抵抗。

而舒雨强调的所谓配送管理,不是几个人随便便能管出来的, 必须借助工具也就是电脑程序,也必须有一套管理流程, 更要在这个流程中不断优化,不断找出黑洞将之堵上,最终才能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逻辑。

林华听完连连点头, 他可以肯定舒雨从来没有接触过生鲜类的生意,但她三言两语当中,就能直接点出生鲜配送的痛点,更点出前进的发展方向,让人想不佩服都不行。

等和舒雨谈完,有人迫不及待接触他,林华最终选择了拒绝,“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方式,对于增加一个股东没什么想法,如果你们有投资的意向,不如直接向燃犀提出申请。据我所知,他们很乐意与人合作。”

来人抽了抽嘴角,真正的好项目,燃犀是不会与人分享的,更不会和不相干的人分享。来人试图打动他,着重提出可以让林华掌控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