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964 字 2024-01-13

电话那头传来闻小青的笑声,“f公司回应了,可以说是气急败坏,声称这个节目以及设计师,都是中国电视台制作的,所有侵权行为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以为自己赞助的是天桥风云的中国版,没有想到被骗了。”

“不错不错,这个回应真是深得我心。”舒雨大笑之中挂掉了电话。

闻小青自然会再次放更多的消息出去,比如说f公司强取天桥风云的赞助而未得,最后逼得电视台单独给他们做了一个节目。而且f公司派出员工全程对接,也就是说,无论是天桥风云还是设计师设计的款式,都是在f公司眼皮子底下做出来的。

而生活杂志也有了更多的内容可以翻译,比如说欧洲嘲笑f公司全盘抄袭,而f公司则是回应自己被中国的电视台给骗了。

在没有互联网以前,很多外资公司都是在中国一套,离开中国后又是一套,说法和做法就跟精神分裂者没什么两样。

但当时没有互联网,大多数中国人接触不到国外的信息。而那些能够接触到国外信息的人,要么自诩为上等人,和老外合伙一起骗中国人。要么觉得自己是精英,被骗的不过是愚民,不关他们的事。

所以才能让这些公司当两面人,当得稳稳当当。

但现在有了生活杂志,消息灵通,敢写敢登。

这些内容一传开,电视台的脸越发挂不住了,他们为了f公司,不惜得罪亚瑟,还将自己制作好的正版节目拱手让人。结果现在,反倒成了自己的不是,f公司倒打一靶,把事情全推到了他们身上。

本来发生在欧洲,国内没人知道,就算电视台属于消息灵通人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不知道也就算了。没想到有好事者,把欧洲的报道翻译过来登在杂志上,这下不仅被人揭掉底裤,还成了全天下的笑话。

欧洲的闻小青趁胜追击,不停对记者放出消息,记者各种添油加醋,再加上几个被侵权的大品牌趁机落井下石,迫使f公司不得不再次作出申明。

但这种时候作出的申请,可想而知,被记者挑刺挑成什么样。消费者的情绪一再被触发,而这个时候莉莉丝忽然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折扣,直接对消费者让利。

以前莉莉丝和f公司虽然说是竞争者,但f公司在欧洲树大根深,消费者的惯性很难一下子改变。但这一次,f公司着实成为笑柄,莉莉丝这个时候偷偷来个背刺,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可以这么说,如果是平时,莉莉丝放出这么大的折扣,习惯了去f公司购买的消费者,可能看都不会看一眼。莉莉丝吸引来的,都是价格敏感型的客户,有折扣就来,没折扣就走。所以莉莉丝平时按步就班,哪怕慢一点,也没有轻易用折扣扩展市场。

折扣是最好用的武器,若一旦失控,也会直接毁掉品牌形像。要是被消费者定义为打折货,那真是哭都要哭不出来。

不是不能用,但是要用到刀刃上。而闻小青觉得,这一次就是刀刃。

果然,罕见的折扣一出,销量蹭蹭上去的同时,又因为填写客户问卷有礼品相送,所以拿到了非常多的客户资料。这中间,果不其然看到了很多,常年购买f品牌的消费者。

至于为什么会来莉莉丝,除了折扣的力度够大之外,在这次事件当中,莉莉丝是隐隐约约的受害者。而记者采访了几回,闻小青应答得体,语言幽默,颇对消费者的胃口。

欧洲在这个年代,整体来说生活安逸,社会高度发达,治安相对良好,生活节奏也十分缓慢。所以大家才有闲心去关注这场笑话,也有精力去嘻嘻哈哈的谈论f公司吃瘪。也让闻小青有了机会,切入到欧洲的节奏当中。

“莉莉丝的衣服,一定要穿过了,才有比较。光看款式,特别是上班穿的款式,大家都差不多。但穿上身才知道,莉莉丝的衣服有多舒服。”无处不在的细节,就像魔鬼一样,照顾你的方方面面,让你穿过之后,就不想再换。

“面料也不错,像速干的衬衣面料,秋冬的珊瑚绒卫衣,穿起来很舒服。”

消费者一旦开始讨论,就说明你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像,而不再是面目模糊的一家卖衣服的店铺。

莉莉丝趁机扩张更多的门店,而且是紧跟f公司的左右,这一下让f公司十分背动。作为这个分类中扛大旗的佼佼者,从来只有他们打压别人,没有别人打压他们的。

“以为弄个笑话就能搞死我们,让他们看看,什么是商场的残酷。”越大的公司,越能撑得住折扣,先用价格优势把小企业挤出去,一家独大。然后大公司就可以慢慢吃尽所有的利润,至于折扣,没有竞争对象还要什么折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