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侧重点略有不同,国内的生活杂志,更多提到的是发生在国内的事情。
全篇没有批评,只是用平和的语气,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也没预设立场,暗戳戳的引导人们去恨谁。更没有 素质,体制,以及大家应该去怎么思考,更没有气冷抖。
只在最后用了一段话总结。
“去年年底发生了一件大事,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不要以为发生在前苏联身上的事,就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刃一直都在,你以为他们只是在诋毁一个人的名誉吗?不,他们是让我们习惯于被谣言包围,服从于他们营造出来的,和现实认知完全不同的谣言世界,直到你再也没有分辨的能力,最终变成谣言的傀儡。”
舒雨轻轻念出最后一段话,为之击案叫好。
“所有的力量在最后一刻被激发出来,写的太好了。”
姑太太说道:“是啊,今天是遇到我们,如果他们对付的是普通老百姓,有几个人能洗刷冤屈呢?”
舒雨默然,姑太太说的太对了,也说到了点子上。
“所以我们不能放过他们,以后也要死死盯着他们,敢犯事就别怪我们不客气。”许然一听,感觉自己需要表个态。
姑太太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给许然找了个正大光明管闲事的理由。
送路晁上飞机的路上,两个人难分难舍,负责开车的许然,一再提醒自己,你就是个工具人,看不见听不见。
路晁回到国内,接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舒传社被组织停职调查。他大小也是个国家干部,收钱造谣诋毁国内司法系统,怎么可能当没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