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觉得奇怪,其实有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原本很喜欢并且自发去宣传的品牌,一旦出现问题,愤怒的同时,却不是到处宣扬,而是缄默不语。否则以前的夸赞和宣传,都成了笑话,简直成了别人打脸的素材。
李欣却接受不了,这么贵的衣服出问题竟然不去退货,那损失可就大了。
“不行,我陪你去退。”执着的劲头上来了,谁都拉不住。
事实上,退货比他们想像中的,要容易得多。这也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之后的优势,各方面的商业条款和制度相当完善。而对于消费者的利益,确实很有保障。
比如说针对广泛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英美法系针对消费者的联合官司,就非常好打,只要有人愿意牵头,就能代表所有受到利益侵害的消费者打官司,不需要授权。
但在中国,则需要所有消费者书面授权,而又因为一人一个意见,极容易被商家个个击破,最终失败。
所以对于商家来说,退货反而是最简单省钱的处理方式。否则真有人牵头跟你打官司,特别是这种关乎质量的,不管最后官司如何,你的品牌声誉几乎是一败涂地。
巴迪坐在办公室里,面对一件跑毛严重,被退货的羽绒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谁来告诉我,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慌了,“这一定是代工厂出了问题。”
同时在心里,将于飞和丁绍几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让他们去好好监管,结果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让他在巴迪面前怎么交差。
“确实是代工厂的问题,但代工厂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巴迪初时还没发现到底是什么问题,最后是找了美国工厂的监管来看,才知道问题出在绒针上。
原因是一根绒针用到断掉才换,导致缝纫的洞孔过大,羽绒是一受热就会膨胀,遇孔就钻的主,所以会出现现在的问题。
“包括缝纫线虽然泡过硅油,但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品质要求,大面上看不出什么,但细节上有很多都不能达标。本来偶尔一个细节没做到位,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现在是方方面面都差一点,合在一起就出了问题。”美国工厂的监管,幸灾乐祸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帮着代工厂隐瞒,一五一十将毛病都挑了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巴迪的脸色越来越黑,看向亚历山大的脸色也越发不善。
会找到亚历山大,纯粹是希望将巴迪的制造成本降下来,他对中国完全没有任何了解,能想到的和中国有关系的人,也无非就是亚历山大。他倒也不负重望,立刻找来了于飞和丁绍,两人的简历都颇为好看,行动能力也强。
可是,万般好处都是建立在服装质量之上的,或者说,不出大问题的质量之上。这种跑毛的低级错误,发生在他们打硬仗的节点,这一点,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