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这叫时尚。”女生昨天看到广告,今天就来找同款,还以为自己来得早,结果导购员不时高喊缺货,让她心惊肉跳。
再不敢犹豫,赶紧冲到货架上,挑出自己的码号,抱到手里就不撒手。旁边不时有人盯着她手里的衣服,吓得她赶紧说自己要的,对方这才将骇人的目光收走。
“这些都是托吗?有这么些有钱人吗?”同来的女伴,还是不敢相信,这么贵的衣服,一个个跟不要钱似的一抱就是一堆。
“这个价格买到国际大牌,你就偷笑吧。国内是不是个牌子,就敢标高价,还是莉莉丝良心。”女生抱着广告上的整整一套款式,去试衣间试衣服。
女伴咂咂舌,陪着买完衣服,心里有些不服气,干脆去商场看看。
此时舒雨正在商场里闲逛,不是为了买东西,单纯就是看看市场行情。秘书陪在身边,轻车熟路的当向导。
“这是深城老张的厂子出来的货,照抄了几个国外的杂志款,又觉得暴露,自己请人改良,结果改成了现在的四不象。”秘书也是工厂的老人,对深城熟的很,有机会挑中给老总当秘书,自然知道要好好表现。
“就这,还敢标一千八,谁敢信。”舒雨摇头,其实她对这个时候的物价只剩一点模糊的概念,现在一边看一边回忆,才有了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
九十年代整个十年间,服装的价格不是虚高,是非常虚高。根本没有任何品牌的服装,进了商场随便就能卖三百五百。秋冬款更是不得了,随随便便就能过千。当然,这里是京城,换到一般的省会城市,价格会稍低一个档次,但也同样虚高。
哪怕是在小城市里的商场,在深城十块钱的货,扭头进商场就能卖一百八。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对于服装,有一种以前没有,现在就想使劲美一下的追求,物价也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反而到二千年以后,这种乱相反而会收敛,等再晚个二十年,大家就会发现,服装以及很多日常用品的价格越来越低,所占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小。当然,奢侈品牌除外。
“幸好还有动物园,不然普通人连衣服都买不起了。”秘书也算这个时候的高收入人群,也一样吐槽现在的物价。
“不是还有莉莉丝吗?”舒雨笑道。
秘书娇笑,“您还说呢,我几次去买衣服,看中的不是断码就是缺货。”
此时拎着莉莉丝手提袋的女生,看着商场里的标签,跟自己的女伴吐槽,“人家杂志上登过的国际大牌,根本没有这些品牌的名字,价格还标的特别贵。”
“我觉得,还是动物园适合我。”女伴已经失去了继续逛下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