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群人面前,莉莉丝的发家过程几乎没有秘密,他们对于能够赚钱的人,也特别宽容,希望这样的人越多越好。没有这样的人,他们的钱往哪儿投呢,只有不断诞生新的经济新的公司, 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嘛。
“莉莉丝在美国的注册时间很早,那个时候比尔还在上大学吧,想想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在干什么, 比尔的头脑相当灵活啊。”
比尔是许然的英文名,除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用用,平时很少用。
“特别是去中国建厂, 简直是神来之笔。你们知道中国建厂的成本有多低吗?政府还给了很大的税收和土地优惠,早知道我就不该撤回来,看样子还得去中国。”
这是一个后悔的,八十年代末,中美交恶,美国虽然没有跟,但切断了很多之前已经恢复的联系,并且撤回投资。世界舆论认为中国撑不下去,迟早会社会动乱,到时候他们再进来捡便宜。
没想到,中国挺啊挺啊,虽然一直说很困难很崩溃,但竟然挺过来了。
这都九二年了,也没见有动乱的迹象。之前撤回来的投资,这会儿便开始后悔。很快他们就会再次去往中国,而这一回的扎根,会正式开启掏空美国制造业的序章。
还有人看了一眼舒雨身上的裙子,欣赏道:“舒小姐就是莉莉丝的首席设计师吧,确实才华横溢。”
“多谢夸奖。”舒雨微笑,果然啊,在外人眼里很神秘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随着欧洲设计团队的成长,她已经慢慢退出设计工作,也一直没有公开过自己设计师的身份。倒不是说这有什么值得保密的,最开始是不希望自己华人的身份,被消费者过度解读,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加分项。
后来是随着莉莉丝的崛起,动了很多人的蛋糕,她不希望自己的身份被竞争者拿来做文章,所以还是没有理由公开。
至于现在,她都开始退出设计师团队,只做指导工作,就更没什么必要公开。
“你的设计师团队比起你,还差的很远,你有一种特殊的才华,我认为不管是米兰还是巴黎,都应该有你的秀场,让世人看到你惊世骇俗的才华。”
这人说话用一种几乎要唱出来的咏叹调,夸人夸的情深意重,谁被这么捧着不得飘起来。舒雨也一样,笑的合不拢嘴,但她心里很清楚,外国人习惯性的说话喜欢夸张,尤其是夸人的时候。
你要是当真,输的就是你自己。
当然,当你对他们有用的时候,身份也好种族也好,都不会是障碍。甚至会是加分项,因为可以顺便再卖一波种族平等的宣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