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1306 字 2022-10-08

黄会长听完,消化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对啊,他们当地什么都没有,干嘛非死守那块地呢,出去打工不是也一样。”

而且按中国的国情,出去打工的人,肯定会往家里寄钱,改善一家人的生活。而这些钱也是花在当地的,这样的情况一多,当地人的条件普遍转好,又能带动当地服务业。

“我得好好想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当地政府要有这个意识,得配合。”黄会长拿着本,写下几个备用的地名,看样子是上心了。

也许过些年,政府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更好的办法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生活。但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按照舒雨的能力,这是她唯一能做到,又比较实用的方法了。

舒雨再接着说道:“再说说这些有产出的地方,先说水果,苹果桔子梨,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种植的大众水果,您带回来的这些味道不算特别。想要有好的销路,一是嫁接更好的品种提升口感,二是建立生产线,做水果罐头以及水果零食。”

跑半个中国的路,去运一批家门口就有的水果回来,纯粹是脑子发抽。只能当地自己消化一部分鲜果,剩下的进加工厂。

黄会长连连点头,“我去罐头厂问过,现在的罐头都是出口的多,非常挑剔。”

舒雨微笑,不想改善品种,就光想着别人降低要求收他们的果子,这怎么可能呢。

她可以出一笔钱,买更好的品种,甚至请专业老师教授当地农民嫁接和管理。但问题是,你以为农民就会接受吗?

以为对方会理所当然的接受,是纯粹的理想主义。

大部分农民都会问,你就一定能保证嫁接之后的果子更好吗?要是没有以前好,不是白忙活一场,我们的损失谁赔?除非你包销,先定合同,到时候无条件收果子。

可你真签了呢?

优良品种的果树在管理上肯定和以前不同,但反正都包销了,谁还想照着做,种了一辈子果树还用得着听你的。

得了,最后果子达不到标准,你收还是不收?

关于这一点,其实黄会长也非常了解,毕竟这几年去的都是偏远穷困地区。他深刻了解到一个观念,“他们最需要改善的是管理水平,和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技术。”

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一直都不弱。

“确实是,我们可是深有体会。”旁边有个员工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