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1238 字 2022-10-08

“什么事?”舒雨还以为是雨露基金会的事,关心道:“是不是超支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正也不是第一回 了,她都习惯了。

没想到黄会长说的不是这件事,“我这两年吧,也算是走过不少地方,特别是建雨露小学的偏远地方,算是比较熟悉。”

然后就发现,有些地方的穷困,并不是因为当地人懒,或是不思进取。一些地方纯粹是自然条件有限,实在是产出不了什么值钱的东西。也一些地方,其实是有产出的,但问题是运不出来。

“您是说修路?”舒雨苦笑,偶尔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倒也不是不能帮,但如果跟盖学校一样,形成常态,恐怕不是她修得动的。

“不是不是。”黄会长倒没这么想过,“我是觉得可惜了,但我们这些人,又不懂这些,所以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说着黄会长带舒雨去他的办公室,里头堆满了土特产,“这些都是我带回来的。”

黄会长特意买了一些回来当样品,毕竟口说无凭,还是让人看看实物为好。

口感甜糯的红薯,粉糯的土豆,晒干的笋片,各种农家晒好的菜干,腌制的酱菜,手工的粉团,米团以及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吃食。

还有各种山货,菌菇木耳甚至还有茶叶。磨好的葛根粉,藕粉,成箱的水果等等,简直像个食品博览会。

这些初级农产品满满当当将办公室的空间几乎都占满了,看起来不是一回二回能带回来的,可能是很长时间的积累。

黄会长自己也承认,她本来不想麻烦舒雨的。觉得她已经够忙了,而且忙的都是大事,还拿这些小事去烦她,实在不好意思。

所以他就自己拿着东西四处 ,想帮人家卖出去,结果样品送出去不少,都没有下文。这些样品还是他自己花钱买的,他倒不心疼花的这些钱,就是觉得事情一样都没办完,实在没招了,所以才来找舒雨出主意。

舒雨蹲下来一样一样看着,“您记得产地,以及当地的产量,还有具体交通情况吗?难运出来,到底有多难?”

黄会长翻出一个本,“我都记着呢。”

不光拿笔记,有的地方说不清楚,干脆还画了图。有些数据他记了,有些数据没有,但价钱都记得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