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举手示意明白,他日常的工作就是巡视卖场,协助卖场经理解决问题,以及解决商品从中国到美国,从入关到卖场的一切问题。
“但你们是最特别的一家知道吗?”姑太太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吃过饭,大家开始打呵欠,连下午喝的咖啡都没能阻止他们的睡意。
第二天一早,哈里带上三个女人去看大卖场,路晁和许然看样子已经有了主意,准备去和工会接触,试探对方的底线。
“这一路上没什么人呢。”秘书有些奇怪。
哈里挠挠脸,“市中心步行的人会多一点,一旦出了市中心,很少有人会在路上走。前头就是购物中心,大家都是开车过去,到那儿你们才能看到人。当然,能和中国人口密度相比的,只有扭腰的市中心。”
美国虽然地广但人口也是聚集在几个大型城市,城市里的人口密度并不低。但他们有大量的郊区可以用来居住,并且许多人都有车辆可以当做代步工具,所以生活的方式和中国人极大的不同。
哈里是去过中国的,因为许然的原因他还在学习中文,只是进度太慢。
秘书对语言倒是有些心得,于是跟哈里聊起怎么学习,“你得找人练习,要有语言环境,不说是不行的。”
“你在中国是怎么找人练习的。”哈里问道。
秘书很是得意,“我守在酒店门口,看到外国人就问他们要不要购物或是去景点,我可以当翻译,购物还能帮他们还价,不要钱。”
连舒雨也是才知道,她是这么练习的,难怪许然说在中国的环境下,能够将口语练习的这么流利,必然是聪明人。
听舒雨夸奖她,秘书不好意思道:“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如果不学个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可不想去当女工。”
她有抱负,看出深城不断引进外资,必然需要很多语言方面的人才,于是她就勤学苦练,先自己练习,再去刷酒店的客人当陪练。
“你是怎么付得起学习语言的费用的。”哈里听秘书讲她怎么学习,也略略提到她的家庭环境比较一般。于是产生了一个疑问,英德日三个国家的语言,想要进行基础学习,都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吧。
“不要钱啊。”秘书神秘的一笑,对大家揭密,“我找人拿了一份深城大学的课表,照着课表去上课就行了,唯一要掏的钱就是去门口书店买一本教材,当然还得加上磁带钱。”
这回轮到哈里目瞪口呆,“这样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