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没想到路晁会在意这件事,苦着脸道:“我就听到这么多。”
舒雨想了想道:“我可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涌现了不少自己的品牌。很多品牌到三十年后都有人记得,可为什么他们最后会消声匿迹。固然有一部分是自己经营不善破产倒闭,可也有相当部分是中了圈套。
当时一些自己的品牌获得成功后,不可避免的有扩大生产的需求。扩大生产并不是做小生意小买卖,攒足了钱再去开家分店,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等你攒到了钱,竞争对手早就占领市场了。
所以一般是靠银行贷款,或是吸纳投资来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消费行业虽不能说赢家通吃,但谁先占领行业第一的位置,只要不出昏招,后来者想居上,是非常困难的。
速度一定要快,市场竞争可没有情面可讲。
而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又因为价格并轨的关系,通膨严重,金融单位收紧银根,不是国家重点保障单位,几乎不可能获得贷款。
再加上当时的领导迷信外资,而外资也用糖果包裹住毒药,承诺利用自己的优势将中国的品牌推广到全世界等等甜言蜜语,投资入股。又利用当时中国人不看重合同,而在合同中巧设陷井。
嘴里讲的好听的话,统统不写进合同,等合同生效之后嘴脸便变了。将中国工厂沦为自己的加工厂,雪藏工厂本身的品牌,还利用工厂原本的渠道,将自己的品牌推广进中国市场。
等到中国人反应过来,木已成舟,想要反悔,可是白纸黑字的合同,是拥有法律效应的。如果你强行驱赶,那么外头还在观望的外资企业,谁还敢进来。最后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认下这笔学费。
无论是官员,企业领导,还是市场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在血的教训中,交纳一次又一次的学费中,渐渐成长起来。
听舒雨讲完,每个人都是叹为观止,尤其是路晁,“这些人在市场上历练多年,无论心机还是手段,远非我们可比。”
特别是很多企业和外资的谈判都掌握在政府官员的手里,他们的头脑僵化,思维一时半会儿根本转变不过来。
许然拍拍路晁的肩膀,“吃饭,别谈这些了。”
一顿饭没吃完,许然的大哥大响了,他一手操起大哥大边走边喂,最后移动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才站立说话。
大家早就见怪不怪,大哥大的信号不是太好,所以要一边说话一边移动,寻找一个信号好的地方。
所以就看到许然所到之处,客人也好服务生也好,纷纷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