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1302 字 2022-10-08

“应该会两边跑吧。”舒雨知道自己的特长不在于管理,而在于设计,以及知道一些大事件的发展趋势。

她不觉得自己跑去管理工厂是个好主意,何况这样一来,下头的员工也会搞糊涂,到底是要听她的还是听许然的。而且一些管理层,也一定会站队,站队就会有派系之争,到时候怕是不好收场。

刚开始工厂就由许然管理,最好由他一直管理下去。当然,前提是他乐意的话。

“对了,我下午听说,有个新盘要开,你们知道准备卖多少吗?”路英卖了个官司。

“不会超过三千吧。”舒雨知道从八八年开始,房价和其他商品一样如同坐了直升机一般上升。不过这个直升机开到九二九三年,又掉了下来。缓了两年,终于知道直上就容易直下,于是变得聪明了,开始了慢慢爬坡似的上涨。

“哈,二千三一平,怎么样,绝了吧。”这个新盘的地段,比惠民小区要好,但也不是核心地段。但面积做的十分合理,七十平的两房,一百平的三房,户型紧凑不浪费。看样子,开发商也越来越有经验。

“听说还得涨,现在全国都在搞房屋私有化,单位的房子都要让私人买断,国家发证承认产权归属,以后原则上不搞福利分房。”

不搞福利分房是商品房存在的基础,从八十年代开始,商品房一步步试水,到九十年代发展壮大,再到二千年以后成为人人都关心的话题,房地产行业更是有了跳跃式的发展。

当然,这个私人买断从中央发指导意见,再到落实到各个地方,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有可能大城市都买断很久了,小县城却才刚刚听说。而有些福利很好的单位,不能搞福利分房,就搞集资建房,总之围绕着房子的议题,一直非常热闹,而且各种问题,好的坏的层出不穷。

“反正咱们家有这几套就够了。”路英囤了那么多东西,却偏偏没有想过囤房子。

说着又叹气想到以前,“最早还有八百一平的房子呢,当时手里要留钱周转,就没动心思。结果一转眼,房价就涨起来了。”

他们的院子也涨了不少,但明显没有商品房的价格高。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平房还没改造地下管网,也就是只有公厕可以使用,家里是没有卫生间的。

一直到九十年代完成了所有平房的地下管网改造,再加上拆迁把不少平房都拆掉了,剩下的那些才一下子坐地飞升。

至于舒雨现在的小院能不能保住,会不会落入拆迁的范围,她实在没那个记忆,只好顺其自然。

“阿姨,您身边有没有移民出国的人。”吃完饭喝茶聊天的时候,舒雨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干脆问道。

“有啊,肯定有的,怎么了,你想出国?”路英完全是开玩笑的口气,她知道舒雨没有出国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