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证据确凿”,喊冤也无济于事,尤其是这时候,恒王站出来,声泪俱下的指控自己外家,怎能如此丧心病狂,然后向宣仁帝请罪,是他失察,才让明家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请求责罚。
兵部尚书看着这个外孙,怔怔失语,然后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顿时就颓丧下来,用尽心机帮扶的人,在这种时候狠狠的反捅一刀,以至于搭上整个明家,这何止是白眼狼了……
事实上,兵部尚书队事情压根就不知情,最后这锅却落到名家头上,就不难猜想,这恐怕是皇上的意思,他不动自己儿子,却也会就这么轻轻放下,总要付出代价的。
以兵部尚书被收押,明家两位几个重要官员被罢免,明家被查抄,看在是恒王外家的份上,倒是没死人,兵部尚书也只是被流放。
得了,如此一来,谁都看得出,这明家就是给恒王背锅的,不然,满门抄斩都有可能。
与此同时,贤妃也被贬,将至嫔位,寇侧妃之前经营的一切,也全部被查抄,充入国库,连同恒王的俸禄也被减半,只余五千石,跟郡王齐平。
损失之惨重,一下子似乎比敦王都还不如了。
恒王不关心中多恨多痛,咬紧了牙关,一个字都不说。
宣仁帝冷眼旁观,对这儿子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第333章 宣仁帝又甩大招
相比恒王的凄惨,他的那些兄弟们可就开心了,就差明目张胆大摆筵席庆贺了,当然,面上依旧要绷着,不能露出丝毫的端倪,想也知道,这时候他们父皇的心情肯定是好不了的,一个不好被逮着了,就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被搭进去,那就真的是太冤了。
不过这么大一桩事情一出,之前一直悬在众人头顶上的那把刀总算是消除了,让备受压力的人心中松快了,与此同时,却又将是另一番争斗,都顾不上无嘲讽奚落恒王了,毕竟,明家倒了,这兵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了,当然,还不仅仅如此,与明家牵连较深的,还有不少人,这些人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稍加运作运作,未尝不能将他们挪开。
如今因为端王复明,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坐上皇位的机会比较渺茫,但是,此次情况那么凶险,他们父皇都能死里逃生,谁又知道他还能活多久呢,说真的,他们父皇活得越久,年龄小的反而越有优势,这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哪有就此轻易放弃的道理。
而且,端王可不是恒王,下面的兄弟们都认为,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即便是日后他坐上皇位,也不会赶尽杀绝,所以不蹦跶蹦跶,不争取争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在祈朝,武将只有领兵权,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归属于的兵部,而宣仁帝也并不重文抑武,由此可见,兵部的权柄之重,并不上诉的位置空缺之后,但凡是对皇位有野心的皇子哪有不争的道理。
不过因为位置重要,真有资格坐上去的人也不多,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调兵权跟领兵权集中,这个位置不会是武将担任,而侍郎跟尚书之间,还隔着两个品级,直接由侍郎升任尚书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因此基本上也就是两种情况,由其他尚书担任,其他尚书再另行挑选,或者直接从地方调选官员回皇城。
通常情况下便是第二种,高层官员也是一个储备精选的过程,有那个潜力能力或者是背景,在适当的时候就会前往地方,刷资历,刷政绩,当然也有人从一开始就凭借自己强悍的实力,一步一步爬上来——就好比闻人滢前世的程文证——只不过地方官员那么多,即便是作为一把手,总和也远多于皇城中朝中大佬的人数,哪怕同一个位置也不是谁都有资格,那也是数人中间选一,能不能爬上这个位置,就要看各方的博弈了。
短短时间里,恒旺就被抛到一边,原本夹着尾巴的的人,这尾巴又抖起来了,各种积极运作,便是看起来已经沉寂下去的恒王,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哪怕清楚宣仁帝的所作所为可能都是给他的警告,走到如今这一步,他也依旧不想放弃。
毕竟他培植的势力也并不仅仅是表面这些,事实上,这一次的热门人选中,有一个暗中是效力于他的,或许他现在已经被剔除皇位继承人的名单,但若是到最后,他父皇不得不将皇位给他呢?
经过此次劫难,恒王踩在崩溃绝望恐慌的边缘,事情尘埃落定,但没有彻底的沦落谷底,痛定思痛之后,心倒是沉了下来,不再那么肆意张扬,不再是众人的靶子,反而成了一次心性的绝佳凝练,有些时候,蛰伏起来的,野心勃勃的野兽才是更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