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夏至随着大婶指的方向看过去,确认了一遍是哪个桌子之后说:“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婶子。”

那大妈听到她道谢,切了一声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客气的,总是谢来谢去了的,今天都谢了几百遍了,真奇怪。”

夏至:“……”她这是有礼貌。

不过看到这么多人都觉得她奇怪,这个习惯还是得改改,以后少说谢谢,现在好像没人这么讲究的。

大婶也不在意夏至变幻的脸色,又跟她说:“行了,碗放下你就可以走了。”

夏至没走,而是笑着说:“今天大队长还没给我分配工作,这会我也不知道该去做什么,要不,我留下来帮你们做事吧。”

大婶闻言停下择菜的手,看了她一眼说:“行吧,你来帮忙,女孩子眼里有活是一个好习惯。”

夏至没想到自己只是想要快点融入这个村里,所以想帮她们做点事,没想到还会被大婶教育一番。

不过她这个人性格温和,不喜欢跟别人起冲突,所以只是笑了笑,然后蹲下来一起择菜。

大家一边择菜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因为夏至是刚回到村子里,谁也不认识,她们还跟她介绍了一下自己,没一会儿气氛就开始融洽起来。

择完了菜,她又帮着烧火炒菜,大婶们看着她做菜有模有样的样子,连连点头夸赞道:“不错不错,你的手艺挺好的,哪个小伙子娶了你可就有福了。”

其中一个姓麻的大婶却说:“什么有福呀,咱们现在可是万众一心搞生产,正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关键时刻,没看大家都把时间省下来上工,吃公社的大锅饭呢,哪里需要自己回家开小灶,国家规定了,不给开小灶。”

夏至不想嫁什么小伙子,而后面的这个大婶说的可是现在的一些政策,拍国家的马屁,她自然要附和:“麻婶子说得对,她们几位也是说习惯了,并不是鼓动我回家自己开小灶。”

那几位大婶夸人的时候,一时顺口习惯性按以前的方式说话罢了,不是什么大问题,麻婶子突然上纲上线的喊口号,也不知道是针对她还是针对那几个夸她的大婶。

在夏至的打圆场之下,厨房里的气氛又缓和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公社食堂的一些描写是参考我们村的老人讲的内容,好怕有些读者的生产队跟我们那边的不一样,想杠我,赶紧顶上锅盖。

我们家乡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吃食跟我平常看的年代文都不一样,之前看年代文,那些作者都写二合面,玉米碴子,我完全不知道是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