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慰问由高院院长沈林和带头,和当天轮休的副院长,审判长,书记等一众人员一起,都带着自己准备的慰问品去到星星孤儿院。
星星孤儿院地处市郊,是帝都规模算是比较大的孤儿院,里面的孤儿有将近三百多名,顾小北就是其中之一。
和其他孤儿或是身有残疾,或是意外走失,或是在有意识后被父母丢弃不同,顾小北身体健康,却从小被丢弃在孤儿院。
那是十多年前的九月,早晨,顾院长打开孤儿院的大门时,就发现了门口一个弃婴,白白嫩嫩的小脸,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不知人间疾苦的望着她。
顾院长是个心善的,当即抱起孩子检查了一下,初步判断没有什么明显的外伤,又左右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任何形迹可疑的人,再检查了下小婴儿的襁褓中,也没有留下任何证明身份的证据。
顾院长叹了口气,只能把孩子抱回了孤儿院内。
经过院内医生的检查,孩子一切生命体征正常,是个健康的孩子,顾院长就想,可能是因为女孩儿的原因,狠心的父母才能做出抛弃自己亲生骨肉的举动吧。
当年重男轻女的思维还是比较根生地固的,尤其是在严打超生,极力倡导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生一个女孩儿就意味着没有办法“传宗接代”。
而当年的社会条件所限,并不像现在一样能做到监控摄像头全覆盖,对于想找出是谁抛弃了小女孩儿,根本不可能。
顾院长无奈,只能抱着小女孩儿到登记的老师那边,把小女孩儿登记在孤儿院的档案中,作为院内孤儿的一员。
登记老师例行写情况说明,当问到小女孩儿的名字时,顾院长愣了一愣。
襁褓中并没有任何身份的证明,也没有任何的只言片语,而襁褓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块淡粉色袄子,也就是说,她们没有办法确定小女孩儿姓什名谁,出身年月。
最后,顾院长想了想,给小女孩儿取名顾小北,跟了顾院长的姓,由于顾院长捡到小女孩儿的时候,小女孩儿头朝着北方,故取名小北,至于出身年月,就依了院里的老规矩,按捡到的日期作为出身年月。
从此,顾小北作为院内孤儿的一员,在孤儿院里成长生活。
孤儿院里的孩子由于身处环境的特殊,比一般的孩子早熟很多,从小习惯看人的脸色,迎合着大人的说教,讨大人的欢心,甚至习惯性的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情绪。
而且由于孤儿院的孩子众多,争风吃醋那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孩子早早习得了大人的那副做派,对着院里的老师和想领养的家长是一套,对着同是孤儿院的其他孩子又是另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