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目官宣完名单之后,节目微博下很快就迎来了吃瓜群众们的疑问——
“我说……今年节目组请的都是什么人?闻眠就算了?司洲?嘉宾被流量们承包了吗?”
“并不想看小鲜肉演戏。”
“流量们去祸害脑残剧还不够吗,为什么要来污染正儿八经的专业综艺。”
secret的粉丝们在看到节目官宣时, 气势汹汹地打算和闻眠家的粉丝对刚,哪晓得先被路人们的评价打了个仰倒。
忙碌的偶像明星们在出道前受过严苛的练习生培训, 在舞台上能够极致地释放自己的魅力,但却很少学过演戏。
用外行人来担纲一部戏的主演,本身来说就是违背创作原则的。
在持续的市场反馈、舆论讨论和观众学习之后,关于流量们的偏见悄然建立。
“他会演戏?又是资本下场吧?”
“这部戏的主角是流量,我们换一部。”
偶像们因为培养舆论而获利,同样也因为舆论而造成转型上的困难重重。
越是顶流, 越是不易。
secret的粉丝在五分钟之后匆匆来到微博底下控了评,不一会,官宣微博下就只剩下司洲的美图和粉丝们的彩虹屁。
路人们原本想看看评价,结果打开评论发现全是千篇一律的模板,不由得骂了一句。
微博下的舆论阵地暂时被拿下,其他论坛上却是刚刚打响攻防战。
在此之后的几天,secret的粉丝们疲劳地奔波于极大舆论基地,控评、打榜、做数据,忙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