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他一时嘴爽,换来了上午轮着学礼乐诗经,下午论着学孔孟庄老,晚上珠算课的水深火热的生活。那些个先生比他原来上学堂时还严,一对一教学又让他没有小话可以说,没有纸条可以和同学传,没法子在课本儿后偷藏小说,真是比坐牢还难受——坐牢起码还能打会儿瞌睡呢!

于是,第三天上课的时候,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从先生脑袋后方的空白墙皮里找乐趣,边看边很有节奏地点头。

直到先生大声咳了两下,他才回过神:“什么事?”

先生年高德劭,桃李满园,平日在外自有一番清高,如今看这位弟子茫然得神态自若,不由得沉了脸色:“‘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把这句翻译一下。”

这句话其实不难,不过叶珩沉吟片刻,却是忽然红了脸:“真的要翻译吗?”

老先生碍于不菲的聘金,没有翻脸,只道:“当然!”

“那好吧。”叶珩垂下眼,仿佛很不好意思,“孔子说,三个人一起乐呵,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那个擅长乐呵的听从他的指导,对于那个不擅长乐呵的,就让他赶紧改进自己!”

说完,他暗自用余光觑着老先生——他晓得这种老古板脸皮薄,最受不住气,搞不好听了这荒诞的话,自己便先向父亲请辞了。

对方果然怒喝一声,然而并未拂袖离去,而是拿出了一叠宣纸:“既不会,那就听写吧。听写完再抄一百遍。”

叶珩并不抓笔,反而托着下巴嘿嘿一笑:“不用了先生,我记性好着呢,您现在说一遍,我保证记住。”

“一百遍没商量。”老先生鼻孔翕张,语气中带着一份胸有成竹的得意,“你父亲说了,你一天未完成课业,就延长十天禁足的时间,直到你考上秀才为止。”

“哼!他就是个见钱眼开的,教什么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