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让张太后十分满意,所以这些年来,母子二人关系也一直和睦。
先皇年轻的时候,陈国那边也曾经送来一个女子和亲。但是这个女子不是公主,因为两国当时分庭抗礼,没有谁弱一头,所以当时先皇接受陈国送来的那个女子,也曾经遭到了无数的反对。
但是先皇还是力排众议,见那个女子封为后妃。陈国果然没有安好心,这个女子在宫廷之中大肆搅乱,甚至太后怀疑自己的儿子都是这个陈国后妃暗下毒手。所以若说谁最痛恨施乐极,非这个太后莫属。
在梁皇还没有同意施乐极送过来时,太后就明确地提出过反对,但是梁皇搪塞了过去,最终还是将施乐极接收了。
等太后第一眼看到施乐极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女人绝不是善茬。但是这个时候,梁皇已经被她的貌美折服,虽然迫于压力没有将她封妃,那也是迟早的事。
好在施乐极身边的侍卫是她早年精挑细选送去陈国的细作,这施乐极还十分信任他,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下,所以太后也就并不那样强硬的反对,免得伤了母子的情分。
但是最近唐夫帷的表现十分异常,甚至一些昏君的作风都在他身上冒起了头。他不顾反对,将施乐极封为了贵妃。满朝文武都要求他赐死施乐极,他为了一个蛮夷女子,竟然寒了臣子们的心。
施乐极必须得死了。就算是寒了母子之间的情分,张太后也要施乐极死。
于是她给卫兀下了命令,让卫兀杀掉施乐极。
卫兀拖了好些天都没有动静,张太后实在是等不及了,眼看那些臣子在太极殿前跪了一天一夜,再不处理,只怕事情会发展到愈加不可收拾的局面。
张太后觉察到一丝异常。她的这个细作藏到陈国多年,一直提供的都是有效的情报,但是自从他跟着施乐极进宫以后,几乎没有提供过什么有用的消息。
陈国送施乐极进宫绝对不会只是想要自保那样简单,张太后可以肯定这一点。
卫兀该不会是叛变了吧!
这个认知让张太后有些焦灼,若是卫兀真的叛变了,也就是说施乐极进了梁宫做的所有事她都不知道。
张太后终于坐不住了,她命宫婢来叫施乐极过去请安。她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借着这次施乐极惹得满朝文武聚众反对的机会,她要下懿旨赐死施乐极,先斩后奏,就算事后皇帝知道了,施乐极已死,他也无力回天。
而极乐宫这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