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绣艺很好,从原主的生平里可以看到,她每个月绣品能挣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留下半两存起来给徐良骥作赶考的盘缠,另半两都要给徐良骥送过去的。听老爷爷说官学里吃的都会发,若是能省一点,吃饱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徐良骥为何还要每个月拿半两银子呢。
要知道半两银子可不算少,够买一百斤大米了。
怀着这样的疑惑,云溪决定要去官学看一看。
进了城,她打听着找到了原主卖绣品的那家绣楼。
接待她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她看到云溪来了,脸上堆出笑容。
无他,这云溪不仅仅绣技好,还能自己自创花样,绣出来的绣品又精致又别致,供不应求,别家的夫人小姐都争相买去做花样呢。
“云娘来了,一路累了吧,快坐下喝口茶。”
从她的态度,云溪就看出,她们绣楼里的绣娘,绣技一定不及原主,不然她不会这样捧着。
她确实渴了,就坐了下来,接过热茶道了谢,喝了几口。
“这个月的绣品都在这里了。”她将原主留下的绣品递了过去。
那妇人接过,略略看了看,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云娘的绣技又上一层楼了。”她笑道。
云溪也笑了笑。
她命人取来银子,连同下个月的绣线和布料都递给云溪。
“这是这个月的银子和下个月的材料。”
云溪却只接过了银子。
她站起身来,微笑道:“最近家里事情多,我可能抽不出时间来绣东西了,就不拿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