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子弦拉开窗帘,和昨夜的狂风骤雨相比,今天的天气可谓是风平浪静,只不过天色有点阴沉,还下了点濛濛细雨。谁会想到,离城区不过70多公里的藻石镇,会有这么大灾难呢。
大妞显得忧心忡忡,不断在翻朋友圈。她是本地人,虽然不是藻石镇上的人,可是亲人、朋友、同事,总有一些千丝万缕的挂念连接到藻石镇。
政府的反应不可谓不迅捷,很快,驻地在附近的武警已经连夜开拔进入藻石救灾了。应子弦也接到了单教授的电话:“寸草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刚刚给我打电话,他们想去灾区进行危机干预,但人手不够,想让我们学校派几个懂心理的帮忙,你和我一起去吧。”
应子弦说“好”,然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和单教授一起出发了。
通往藻石镇的路弯弯曲曲,一边是陡峭的山壁,另一边就是悬崖,一路都是连续的超过90度的大转弯,应子弦从不晕车的人都觉得有些难受晕眩。
到了藻石镇,和应子弦想象中洪水滔天的场景不同,镇上的洪水已经退了,只留下一地被水淹过的淤泥。这也是许多人不解的地方,藻石镇近七十年来从未遭过灾,谁都没想到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居然会引发泥石流和山洪。
应子弦注意到藻石镇旁边的山上植被茂密,郁郁葱葱。除了一部分因为树木被山洪冲垮从而露出裸|露的山体,其余的山上都是林木森森。
应子弦问:“山上这么多树,怎么还会有泥石流?”在她的概念里,植被被严重破坏的山体才会爆发泥石流啊!
陪同他们的是一个当地人,闻言解释道:“植被太单一。我们镇的人,一年到头的收入就靠这点栗核,所以很多人都把山头其他的树砍了,专门种栗核树。栗核树的根系不长,抓土能力不强,所以暴雨一来……”
第14章
一路行来,路上泥泞不堪,许多户人家的一楼都进了水,正在从屋里往屋外扫水,门口堆着进了水的家电和家具,整个家一片狼藉。
陪同的当地人叹道:“唉!这也是我们镇上人警惕性不够,谁都没把台风当回事儿,后来哪怕山洪冲下来,还有不少人在旁边拍视频结果被卷进去的。再有,你看到那条小沟了吗?”
应子弦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一家民居旁边有一条小溪沟,还没有一米宽。这条小溪沟虽然不宽,却很长,往前往后都延伸出去很远,不知源头和尽头在哪。为了取水用水方便,许多人的自建房就是挨着这条小溪沟建的。
应子弦看了会儿,没看出名堂,虚心求教:“不能挨着溪沟建房子?”
“倒也不是。只是他们后来为了洗菜洗衣方便,都在这溪沟上面盖了水泥板,本来洪水来了,这条溪沟是有一定的泄洪的功能的,可是上头都被水泥板封死了,水就漫不上来,这不就相当于堵了洪水的一条道么,那山洪就只能往镇上泄了。”
果然,应子弦看到那条溪沟上头隔一段距离就有水泥板盖在上面,有的甚至封住了整段溪,只留了两米的距离露天,铺了一条水泥台阶下去。而水泥板上头则放满了洗衣盆、菜篮、搓衣板之类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