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已经三十二岁,三皇子二十九岁,他二十五岁,差距不小,按理说应该一个个进,可是昌源帝却让他们同一年参政,这其中有什么缘由?
五皇子想着,眼眸渐渐深了。
其一,父皇已经五十五了,身体每况愈下,他从前精力充沛,一直防着年纪渐大的儿子们,现今恐怕在走下坡路了,也是该选储君的时候,故而陆续给他们派事,让他们熟悉政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朝中分派系,他一个权势大过天的皇帝却不管不顾,因为这也是他想要的。
其二,父皇心中早已有心仪对象。
明明四哥也到了年纪,可父皇却并不派事,恐怕就是觉得四哥太过温和无能,直接放弃了他。至于六弟,已经二十二岁,虽然也到了年纪,但他外家太过昌盛,加上性情执拗,不喜朝事,看起来不像是当皇帝的料子,父皇估计在观摩。
还有一点就是,让他们同时进入朝堂,大家至少是在同一个起点斗争,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公平。
只是,说到底还是不公平的。
大哥如今手握兵权,在朝威严甚重。三哥与其母贵妃得父皇喜爱,外家一升再升,算是新贵。他乃先皇后所生,天生就占了嫡位,加上外家也算有几分势力,刚入朝就有多人投奔。
只有二哥,母亲出生平平,宫女上位,又不受宠,年纪还大,几乎是没有任何优势,如果非得说出一个优势,那就是心计极重,三哥与他交好,恐怕是被蒙在鼓里。
似乎有许多迷雾被一一拨开,五皇子的眼前清晰起来。
“殿下,”许晏清轻声道,“这一切,都在陛下掌控之中,您觉得三殿下受宠,心中不甘,这是人之常情,但您要知道,对于一个明君来说,宠是有限度的,做一个受宠的皇子,不如做一个孝顺的儿子。”
赵家早在做这些事时,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故而贬官也只是让府中稍稍沉寂了片刻,毕竟赵老爷还在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的位置上,赵家有人顶着,不虚。
但让他们惊怒的是,五皇子竟传来口讯,警告了他们一番,日后不准再如此行事,要不然他也保不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