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许晏清按时进了翰林院。
每三年除了一甲,还会有其余十来位进士从两百人中脱颖而出,进入翰林院,故翰林院可谓是人才济济,就算许晏清三人是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也依旧没叫人多看一眼,在翰林院中,他们的皮囊倒是比一甲身份吸引眼球多了。
翰林院主要的用途在于培养人才,三人就像是刚进社会的实习生,一进门,就被塞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任务,说不上折磨人,但许晏清看着手里一堆资料,忍不住头大起来。
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这几十本书,修编出一本精简的史书。
说难,也不算难,就是缠了些,史书要的就是精确,他必须得将这几十本书读透,才能开始编纂,而给他的时间却只有一个月,实在有些紧张。
于是接下去的一个月,他都钻进了这堆书里。因时间紧迫,他不得不自觉加班,一日得工作六七个时辰,休息日都不得空,水芹又是心疼又是无聊,日常除了多做些好吃的犒劳许晏清,就是钻在话本与开医馆中。
终于,没等许晏清完成史书,水芹倒先将话本写完了。
比起现代动辄几十万的小说,话本可少多了,水芹大致数了数,里面最多就七八万字,这还是她往长了写,要不然恐怕三五万字就结束了。
这话本是她的第一本笔墨,倒是没想到,本职医术还没研究出点什么,她倒是先动笔写了话本。
这里面讲述的是一位出生贫寒的少女,为了养家糊口做了绣娘,后因绣工好被某府大夫人看中,专给府上做衣,却阴差阳错,与府中少爷互生情愫。
但高门大户,又怎会让要继承门楣的嫡子娶如此女子,大夫人棒打鸳鸯,将绣娘赶出了府,但少爷意已决,只想娶绣娘为妻,后来大夫人无法,只得答应,只是两人各退一步,娶妻变为了纳妾。
绣娘却知,当个妾室是有多难熬,她对少爷说宁做寒门妻,不做高门妾,然而这次连少爷都觉得她有些过分,觉得她不体谅自己。
然而绣娘头脑清晰,她言明不信少爷所说的那些甜言蜜语,她若是为妾,妻要打要骂,他能拦吗,大夫人要磋磨她,他能拦吗。大少爷愤而拂袖,绣娘没有去追。
但后来,当绣娘要与他人定亲时,大少爷又出现了,他瘦了许多,但也成长了许多,两人两厢凝视,到此结束。
最后是一个开放结局,水芹不是爱做梦的人,最终大少爷说服家里,将绣娘娶为妻的可能性为多少呢,几乎是零,但真要让她明明白白将两人分道扬镳的结局写出来,水芹还是有些不忍心,故而写下了这个开放式结局,让看到话本的人自行猜想。
这则故事水芹取名为《入府》,她不确定这样的故事是否会有市场,去书楼的那日,很是忐忑,特地带了帷帽将自己掩盖住,才有勇气拿着这本册子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