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百人齐齐拜倒,此时,竟无一人敢抬头。
“平身。”
贡士们按照次序坐好,在紧张的氛围中开始准备四宝,等钟声响起,内官开始分发试卷,限天黑前完成。
能坐在此处的贡士无一不是从万人中厮杀出来的,甚至高门大族占了大半,像许晏清这般出身乡野的人少之又少,虽说面对皇帝大家都紧张,但有的人仅仅瞬息就能将紧张压入心底,开始全神贯注面对考卷。
许晏清深吸两口气,停下磨墨的手,接过试卷,一字一句看了一遍:“朕纂承大宝,今二十三年,仰诵列朝圣训……每于边圉之要,朝觐之仪,仓庾之储,兵屯之制,或据旧以鉴新,将执中而立极,嘉与宇内之士,共臻上理,尔多士其进谋诵志,以沃朕心……”
整篇共有千多字,第一遍看了个囫囵,许晏清又开始看第二遍,一边看一边想,脑子里答卷的大致形态已经出来了,最后再看第三遍,确保他想的回答没有偏题。
细细读完三遍,已经过去大半个时辰,手稿上满是墨迹。
又一张草稿风干,许晏清终于拿起笔,在考卷上落下。
此次殿试问题颇多,涉及方方面面,但许晏清看过的书也多,皆能一一答起,落笔如有神,他脑袋里的想法一字一句浮现在纸上,保证速度的同时,字迹也十分优美。
许晏清本就善楷书,一笔一划工整干净,又带着行书的利落,不知过了多久,那奔腾的述说欲淡了,脑子终于冷静下来,手也有些麻木,肚子也叫了起来,他吐出口气,蓦然发现,身边不知何时站了个人。
能够在贡生考试时随意走动的,便只有陛下。
许晏清僵了一秒,随即恢复正常,但笔却没有搁下,而是伸进墨里,又蘸了蘸。
还好昌源帝很快就走了,许晏清立马将写了几个无关紧要字的笔扔下,吸了吸腹,大着胆子站了起来,与其他几个胆子大的一齐往宫人们准备好的美味佳肴走去。
宫内美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饶是尝过了水芹不知如何想出来的每一道新鲜佳肴,许晏清还是对御膳赞叹不已,忍住口腹之欲吃了个七分饱后,很快便回到自己座位。
“时辰到——”
许晏清放下检查了三遍的考卷,只见其上满却不胀,其一其二其三规划的工工整整,每句开头便直指人心,虽有些兵家事他并没有把握,但在卷上,他依旧破釜沉舟,引经据典,大谈特谈,努力讲自己所知的运用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