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腊梅什么也不做,一个月领一千块工资,是普通人月工资的十倍,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

但是腊梅却知道,编剧的天赋是无价的,一个有潜力的编辑,有多少公司愿意出钱养着她,供着她。

可能不敢求她一年出一部作品,一辈子只要出一部好的作品就能够成就一家公司,让它变成伟大的公司。

所以她觉得郭鸣华出的价格太低了,见郭鸣华依旧没有领会到她的意思,腊梅笑道:

“会写剧本的人也很多,但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还是挑中了我,说明你承认了我的写作天赋,郭总,你能找到我,应该额手相庆了。

我觉得咱们还是坦诚一点的好,艺术是无价的,你给的价格太低了,不过换一个条件我倒是可以答应。”

“什么条件?”郭鸣华饶有兴味地看着腊梅。

一个懂得给自己贴上标签的编剧在国内不多,一般他出到这个价位,国内没有多少编剧能有定力把持得住。

毕竟,在国内明星和导演更为被看重,编剧反而是最受冷落的一个。

其实,身为灵魂的核心,剧本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剧本的编剧一直被隐藏在最深的角落,领着最低的收入,真是脑体倒挂的典型。

郭鸣华想要改变国内的这种现状,腊梅大胆的挑刺,一下子让他觉得即将推行政策的价值。

“你依旧给我保底每月一千元,然后我参与的每部作品,按照参与程度来分提成,我只要一成,这样就可以了。”

腊梅的话像响雷在郭鸣华头上炸开,他苦笑道:

“腊梅同学,你还真是狮子口大开,国内的编剧,我知道分为全职和业余的。

全职的编辑一般都挂在作协或者文联的名下,他们写一部作品按字来算稿费,一字五分钱的话,一部三十万字的作品也无非是一千五百块钱,而你轻轻松松,一年不做什么,就能领一万二千元,难道不应该满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