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十三疾奔而去,与夏太医看了个对眼。后者不是候着请平安脉,而是守在小火炉旁温一碗药,梢间弥漫着浓重的、苦涩的药味儿,直直让他的心往下沉,连眼眶都红了起来。

棕黄色的身影突如其来,吓了太医一大跳,就见十三阿哥默然半晌,哽咽着问他:“我额娘得的什么病?”

夏太医缓过心神,为难地不肯说,十三眼神一厉,正欲逼问,敏嫔在宫人的搀扶下匆匆赶来。

瞧见儿子的红眼眶,敏嫔心下又软又酸,柔声叫住他:“胤祥,不是你想的那样。额娘已经没事了,这是补身子的药……”

心知再也瞒不住,她顿了顿,温和地妥协道:“夏太医,你来说。”

夏太医松了一口气,赶忙应是,转而看向十三阿哥:“娘娘得的是胃里的痼疾。起初蛰伏得深,让人无法察觉,唯有胃口不佳之状,可就在三月前,发作得愈发凶猛,食不下咽且时有绞痛,这才请了老臣过来。按理说,痼疾治愈难,何况生在胃里,再过一段时日,怕是药石无医。”

药石无医……

胤祥听得面色苍白,整个人摇摇欲坠的时候,夏太医来了个大喘气,“娘娘不愿宣扬出去,成日深居简出,老臣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出治愈的方子,幸有调养手册生了奇效!”

说到这个,眼底有了光彩,“痼疾都有共通之处,有调养手册在,娘娘的病哪里算得上药石无医。如今已然痊愈,再喝几剂补身子的药方,保证初愈的身体康健,才算有始有终。”

胤祥愣住了,通红的眼眶忽而定格,许久没有反应。

额娘,痊愈了?

敏嫔鼻头发酸,上前几步把他拥在怀中,“好孩子,你二嫂掌管后宫,自然知道请太医的事,是额娘央她不要告知你的。你瞧,额娘不是好了么?南巡路上,岂不让你徒增担忧。”

出门在外最忌讳这些,敏嫔一片慈母之心,胤祥如何能不知道。他闭了闭眼,落下一滴泪,心头又哭又笑,还止不住地后怕,差一点点,他就要失去额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