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制度的好处坏处都有。
好处体现在皇帝权力的加强,对地方监察的力度也大大的增加了。官员们畏惧下属告自己的状,通常在自己当官的任上也不敢胡作非为,这个制度也大大的增加了行政效率。如果地方上有什么事情的话,不用一级一级的呈报,可以直接送到皇帝的面前。皇帝在得到密奏的第一时间,就可以把事处理了然后发回去。
坏处就是臣子会人人自危,平日里生怕行差就错,根本不敢做什么事,造成了官场之上推诿之风盛行,做多错多,多做不如不做。同时这种制度也极容易产生冤假错案。
不过把密奏制度和张居正的考成法相结合,应该能好不少。再加上张居正之前说的监察制度,效果肯定能大大的加强。
张居正能够想出前面的两种制度,不可能想不到后面这种。只不过密奏制度如果被张居正提出来的话,恐怕他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个办法对皇帝来说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对于臣子们来说就不是什么好办法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下属有告自己状的权力。
你会觉得自己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盯着。毕竟你的位置已经被下属盯上了,稍微干点什么事情,下属就会把你告下来。
这个问题在朱翊钧看来,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咱大明朝是有这个传统的,当初朱元璋在这件事上就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态度,甚至允许下属或者当地百姓士绅直接就把犯罪的官员逮捕之后押送进京。
这都不是告密的事了,是直接抓起来押送进京。
同时,朱元璋还严厉地告诉所有官员,任何人不得阻拦;但凡阻拦,一律杀无赦。
同时,还给老百姓家里面发明大诰。如果你觉得你有冤屈了,想要告状,可以把明大诰顶在头上,然后到京城。
只不过朱元璋的很多制度到最后都被玩没了。有利于文官集团的,他们就遵循祖制;不利于他们的,那就全部改掉。
朱翊钧可不管张居正怎么想,直接说道:“张先生,朕觉得可以采用密奏的制度。”
“陛下所说的是?”张居正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着问道。